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健康

心理健康维护的十条标准是

日期:2023-12-10 00:11

心理健康维护的十条标准

一、认知正常

认知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包括自觉性、定向性、目的性、判断性、注意力。如果认知不正常,就什么也谈不上。

二、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是指心情经常是愉快、开朗、满意,而不是经常焦虑、不安、苦闷和失望。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从理智上经常保持平衡愉快的心态。

三、人际和谐

人际和谐包括几个方面:与家人之间关系和谐;夫妻之间关系和谐;与亲戚朋友关系和谐;与同志关系和谐;与上下级关系和谐等等。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四、适应环境

人生活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虽然有时变化很大,但一般总要经历顺应和同化的过程。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应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处世态度、行为方式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使自己与环境保持平衡。具体讲,要使自己的观念、行为与社会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及至社区的要求相符合,不违背社会常规。否则,就必然造成与社会的不协调而产生心理不平衡。

五、行为正常

行为正常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行动自如,态度端正,处事待人合情合理。行为不正常的人,常常表现为行为怪僻、奇特、不规范,习惯很特别,甚至违背礼仪要求。在日常生括中表现异常,或古怪离奇的行为都有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六、心理发展正常

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到了青春期会顺利地度过“心理断乳期”,顺利地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到了老年期则能自觉地调整心理状态适应老年生活。如果一个人到了青春期还恋父母怀抱,心理滞留在婴幼儿时期:或者到老年期还与青年人一般而不能适应老年期的生理变化和社会角色变化,都会造成心理不平衡而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发展正常就包括能够促进人的正常生长发育与发展,并随着人的生理发展而逐渐完善的过程。如果人有躯体疾病需要得到治疗和护理,这虽是躯体疾病.却也是心理需要正常发展的条件之一。

七、自我意识明确

自我意识明确是指能恰当地评价自己.悦纳自己.有自知之明,不盲目自责、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能对自己的外貌、德才、成绩、水平等各项特点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合理的估价:不是事事苛求自己,而是对待自己“名副其实”;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明.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社会交往中不过分自卑.不过分自负.自尊自爱;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对自己的现实有正确的评价并能愉快的接纳现实:不苛求自己,不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损害他人或危害社会:能正确的对待和处理各种挫折与失败而不至于因此而造成心理不平衡或发生心理异常。

八、抵抗压力能力强

心理健康的人.对于周围产生的压力能够很好地适应.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对于变化的刺激能够很快地适应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应具有很好的抗压力能力。在相同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的人比不健康的人更能够经受住压力与挫折的考验而不会轻易发生心理崩溃或垮台.常由于某些压力而萌生怨恨情绪而导致异常行为者则属于不健康状态。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神经对外界刺激保持着一种积极的适应状态.在压力刺激下可激发大脑产生“应急反应”.随之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增高、新陈代谢增强等.以调动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应付外来刺激:当外来刺激消除之后.大脑的这种“应急反应”也随之逐渐消除而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如果这种“应急反应”不能及时消除而又不断重复的话.就会使人产生疲惫不堪的生理状态甚至会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形成一种新的病理状态如有的人在反复出现的紧张性压力刺激下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变化而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有的人在强烈压力刺激下导致消化系统障碍而患神经性厌食和胃溃疡等病症;有人在压力和焦虑的刺激下导致头痛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等等。所以抗压力能力差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九、有积极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尤其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所负的责任.权力范围等)的认识评价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态度等。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与其经历所建立的自我图式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又能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并且对过去的事件能进行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