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教育

中班数学教案《水果排排队》反思

日期:2023-09-30 23:14

中班数学教案《水果排排队》反思

1。中班数学教案《水果排排队》反思

  活动名称:水果队列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了解排序规则。

  2。学习以交替和重复的模式对两个对象进行排序。

  3。愿意参加运算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孩子边操作边讲的习惯。

  5。引导孩子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儿童游戏、PPT、图片(苹果、梨)、音乐、操作卡。

  活动流程:

  1。介绍活动并向老师和孩子们问好。

  4。游戏环节《红灯绿灯》。

  5。挂灯游戏,PPT演示到小猪的房子,小猪让孩子帮它把灯挂在房子前面,引导孩子发现ABAB规则并学习排序。

  6。小组活动:水果排队,老师展示苹果和梨的图片,演示2组排序“苹果,梨,苹果,梨”,并要求几位孩子完成2组。

  7。在幼儿操作阶段,每个人有一套要分类的材料:葡萄、草莓、葡萄和草莓。

  8。交流与分享。

  9。活动结束后,开车离开小朱家。

  活动反思:

  今天中产阶级的科学活动《给蔬果排队》。在这个活动中,主要是让孩子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水果和蔬菜,并可以进一步感知水果和蔬菜的外部特征。活动的重点是感知模式并增强观察能力。困难在于能够根据某些模式进行排序。对于初中第一学期的孩子来说,当他们操纵、摆弄物体时,他们已经逐渐了解了一些事物的属性,比如大小、长度、颜色、形状等,他们可以认识不同物体的属性,并发现他们的明显差异。 ,还可以感受一下相关法律的经验。排序可以促进孩子分析和比较能力的发展。

2。小班数学教案《水果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和老师的语言指导,可以发现物体交替排列的规律。

  2。初步尝试以交替的方式排列物体,并能够在操作时描述它们:一个xx,一个xx。

  3。愿意帮助水果宝宝排队,第一次体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水果:苹果、梨、橙子

  2。图片:香蕉、橙子、苹果、梨

活动流程:

  1。导入

  1。老师:宝贝,你看,谁在这里? (苹果宝宝)还有什么? (梨宝宝)

  2。老师:今天这些水果宝宝要出去秋游。秋游之前,他们必须排队。

  3。老师:看,这是一个小危险信号。水果宝宝们开始排队了。他们都在排队吗?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一个苹果,一个梨...)

  概要:水果宝宝们纷纷排队。

  4。师:看,他们是谁?这些水果宝宝也要去秋游了,还没排队?你能帮助他们吗?他们如何排队? (一个橙子,一个苹果,一个橙子,一个苹果)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排列它们?谁能把它们排成一排? (个别小朋友请排成一排)

  5。显示单据

  老师:还有水果宝宝在排队。他们没有排队。我们可以帮他们排队吗? (一个xx,一个xx)接下来要排队什么? (一排)

  2。孩子们排成一排

  1。老师:宝宝们,后面有很多水果宝宝需要你们的帮助。你能帮他们排队吗?请记住,这两种水果必须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排。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师:我们看看宝宝们把水果宝宝排好了吗?排列正确吗?

  请出正确的孩子,集体表扬;请有错误的孩子帮忙纠正。

  3。秋游

  1。老师:水果宝宝都排好队了,我们一起当水果宝宝,一起排队吧。 (每人一张水果图,共两个水果)

  2。孩子们排成一排

  3。老师:水果宝宝们,我们去秋游吧。

活动准备:

  我在本班进行了一次科学教学活动。这个活动的名字是《水果排排队》目标是体验物体从大到小的顺序关系,并根据完整的例子用重叠对应的方法给出5个物体。整理物品,作业后整理材料,培养良好的学习素质。

  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情景介绍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助妞妞把果园里的水果排列整齐。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我特别强调从小的危险信号开始,也许是因为我过分强调它们。在解释操作规则时,语言显得有些啰嗦,措辞不够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定要更加注意这一点,尽量减少无效题的发生。讲解完规则后,孩子们开始操作材料。大家都非常专注地操作材料。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作业。然而,在换组的时候,有的孩子忘记领取材料,跑到另一个组去操作。最后是评论。我似乎有点急于完成。在所有孩子都完成清理工作之前,我就开始了审查。我本应该耐心等待,等到所有的孩子都准备好之后才开始复习。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也看到了其他老师的很多优点。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多向别人学习。

3。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水果排队》有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比较、排列等感性活动,学会将3以内的物体按大小排列。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排列顺序。

  3。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对整理活动感兴趣。

  4。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5。让孩子理解简单的数学原理。

活动准备:

  教具:

  1或2张背景图片:一张收获果园和一张水果店;

  2、2组3个不同大小的苹果,操作底板;

  3、《去郊游》的音乐、录音机;

  4。一些水果。

  学习工具

  1。每人有3个不同大小的苹果,操作底板;

  2。 3 个不同大小的梨、橙子、石榴和香蕉各 5 份。

活动流程:

  1。创造情境并激发兴趣。

  1。师:秋天到了,果实丰收。我们上车一起去果园吧。

  2。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果园。

  2。学习按大小顺序对 3 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1。边看边说,引导孩子观察、比较大小。

  (1)问:这是什么水果?有多少个苹果?

  (2)这些苹果有什么区别?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3)请三个孩子上台,每人摘一个苹果,让孩子说出谁摘了小苹果,谁摘了大苹果,谁摘了最大的苹果。

  2。学习将 3 个苹果从小到大排序。

  (1)从小到大排序。

  老师:刚长出来的苹果很小,然后就慢慢长大了。谁能把这些苹果从小到大排成一排,展示苹果是如何一点一点长大的?

  (2) 让孩子先比较大小,然后练习从小到大排序。

  (3) 孩子和老师一起讨论排序规则:小-大-最大。

  3。练习将 3 个苹果从大到小排序。

  (1) 从大到小排序。

  老师:果园里的水果已经运到水果店了。我们去看看叔叔阿姨们是怎么分类苹果的吧。哎,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苹果排在了第一位,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2) 让孩子尝试将苹果从大到小排列。

  (3) 孩子和老师一起讨论排序规则:大-小-最小。

  3。巩固操作,加深理解如何按大小顺序对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1。老师:很多孩子都排得很整齐,但是水果店里还有很多水果排列不整齐。叔叔阿姨也希望孩子们帮忙。叔叔阿姨告诉卢老师一个秘密,这些水果我喜欢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排列。你愿意帮忙吗?

  2。孩子们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常规的排序方法,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3。评价孩子的手术材料,鼓励孩子谈论自己的手术结果。

  4。快乐水果盛宴

  老师: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谢孩子们的帮助。他们准备了香甜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品尝。

活动反思:

  我在本班进行了一次科学教学活动。这个活动的名字是《水果排排队》目标是体验物体从大到小的顺序关系,并根据完整的例子用重叠对应的方法给出5个物体。整理物品,作业后整理材料,培养良好的学习素质。

  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情景介绍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助妞妞把果园里的水果排列整齐。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我特别强调从小的危险信号开始,也许是因为我过分强调它们。在解释操作规则时,语言显得有些啰嗦,措辞不够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定要更加注意这一点,尽量减少无效题的发生。讲解完规则后,孩子们开始操作材料。大家都非常专注地操作材料。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作业。然而,在换组的时候,有的孩子忘记领取材料,跑到另一个组去操作。最后是评论。我似乎有点急于完成。在所有孩子都完成清理工作之前,我就开始了审查。我本应该耐心等待,等到所有的孩子都准备好之后才开始复习。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也看到了其他老师的很多优点。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多向别人学习。

4。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排队》有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时区分2-3个相似物体的长度。

  2。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集体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能够区分大、中、小。

  材料准备:不同长度的丝带、麻花棒、笔;儿童操作练习本(妙P7)对应的贴纸。

【活动花絮】

  比较辨别长度

【活动难点】

  比较3个物体的长度

【活动流程】

  1。我们来谈谈吧。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命名并使用它们。 (扭棒、笔)

  两个,比较一个。

  1。比较两个相似的物体:

  (1) 比较两条丝带,判断哪条丝带较长,哪条丝带较短? (你怎么知道的?)

  (2) 请个别幼儿示范哪一支笔较长,哪一支较短? (告诉我你的比较)

  总结(重点):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你可以用眼睛去看、比较。当你分不清的时候,可以通过对齐一端来比较两个东西,这样你也能知道哪一个较长,哪一个较短。

  2。比较三个相似的物体:

  (1)分别比较3支笔(告诉我原因)

  (2)三根丝带的长度,(对准三根丝带一端进行比较)

  小结(难度):老师示范讲解:用同样的方法把三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对齐一端,捏住,比较最短的,再比较最长的,就可以帮它们排成一排了。

  三,排成一排,一个一个地贴上去。

  1。请找到围巾、皮带、玩具、衣服等的贴纸,将它们与原来的类似物品进行比较,并帮助它们排队。

  (引导孩子先对齐一端,然后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按长度顺序排列粘贴)

  2。检查并指导帮助个别孩子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了解到孩子们的数学能力非常薄弱。为了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我计划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加入更多的游戏,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玩得开心。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独立探究能力。

  1。学习根据 ABAB 规则对项目进行排序。

  2。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目视检查和判断能力。

  4。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份课件和念珠

  活动流程:

  1。模仿游戏介绍活动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模仿游戏吧。我做一个动作,孩子们就会模仿我的动作。 !来自:快司先生!小耳朵,请仔细听好吗?拍手-拍腿,拍手-拍腿,拍腿-跺脚,拍腿-拍脚,拍肚子-拍肩膀,拍肚子-拍肩膀,通过课件 引导孩子学习按照ABAB规则排序

  老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邀请我们去杨村参观。他在杨村等我们。我们快点走吧。

  2。 (播放课件)引导孩子发现物体的图案

  1。老师:哇,杨村到了。喜羊羊在门口等我们。孩子们看着门口的小花,也在欢迎我们。问题:孩子们,看小花和宝宝们是怎样排成一排的。 (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发现这是一种按照颜色区间对物体进行排序的方法)孩子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快点和喜羊羊一起去杨村吧?

  2。 (老师播放第二张幻灯片)小朋友们,看看这是谁? (满羊羊村长)满羊羊村长好像有话要说(播放录音)对不起,懒羊羊他被灰太狼抓走了,我们和喜羊羊去救他吧。

  3。 (老师播放第三张幻灯片)狼堡到了。孩子们,快看,狼堡门口有很多陷阱。如果我们想避开这些陷阱,就必须发现陷阱中的秘密。小朋友们,仔细看看陷阱是怎么布置的? (一个是绿色,一个是红色)孩子们说得很好,继续往前走会遇到什么颜色陷阱呢?谁将尝试找出隐藏的陷阱? (引导小朋友按照规则找到陷阱)总结:对所有小朋友说一声

  4。 (老师播放第四张幻灯片)我们终于逃脱了陷阱。这不,懒羊羊被灰太狼放进锅里了。如果我们想把懒羊羊救出来,就必须打破灰太狼的诅咒。灰太狼 这些苹果里藏着魔法。孩子们睁开了眼睛,仔细地观察这些苹果之间的差异。他们如何排队? (一大一小)孩子们说得很好,接下来该怎么排列呢? (引导小朋友按照规则找到陷阱)总结:对所有小朋友说一声

  5。 (老师播放第五张幻灯片)灰太狼的诅咒终于解除了,但拴住懒羊羊的绳子还没有解开。灰太狼说,墙上所有的电源按钮都只能点亮。 ,懒羊羊可以获救了。我们来看看,这些按钮是如何排列的? (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孩子们说得很好,接下来该怎么排列呢? (引导孩子们按照规则找到陷阱) 总结:孩子们都说了一遍。老师:哈哈,大灰狼终于被打败了。

  6。 (老师播放第六张幻灯片)今天是美洋洋的生日。美洋洋邀请齐老师和孩子们来参加,但是我送给美洋洋的礼物还没准备好。孩子们,请快点。过来帮帮我吗?看,老师准备了一条项链。这条项链是什么颜色的? (粉色、黄色),它们是如何排列的?这条项链有粉色珠子和黄色珠子依次排列。 。这条项链还没有完成。哪位小朋友能帮我完成,看看后面应该排什么颜色的珠子? (请幼儿园老师)做完后告诉我整个事情的经过。

  7。老师引导孩子自由选择项链的颜色

  老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方珠。它们的颜色是什么?孩子们也能为美丽的羊制作一条漂亮的项链吗?让两种颜色的珠子一一串起来。起来。

  事件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问题,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孩子主体性的发展。数学《排排队》是一项定期安排的活动。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操作的乐趣。

  第一次接触,请定期排队。孩子们通常会发现这更困难。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孩子的年龄特点。排队是离孩子们生活比较近的事情,也是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让孩子亲自参与,感觉点餐有规律。在接下来的手术中,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好。

  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了按规则排队。

6。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排排队》有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 AB 公式交替重复的模式。

  2。通过操作活动,发现和探索简单的排列规则,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3。知道按照不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对排序的可逆性有初步的认识。

  4。培养孩子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小朋友操作苹果的图片和操作卡。

  活动流程:

  1。孩子们向正在上课的老师打招呼。

  校长、老师们大家早上好!欢迎!

  2。演示与讲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东西。你能猜出它可能是什么吗? (幼儿自由猜测)教师将串珠一一展示,让幼儿发现其排列方式。 (孩子们可以看出它们是按照一颗红珠一颗绿珠排列的。)

  3。刚才孩子们表现得很好,今天天气也很好。老师奖励我们一起去郊游。 (准老师。教案网站来源)(播放音乐)

  1。我们先去动物园吧。嘿!孩子们,看看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哦!原来他们正在排队。看看猴子和长颈鹿排成什么队? (孩子们可以看出他们正在按照图案排队。一只猴子和一只长颈鹿排成一排。)

  2。 (奏音乐)我们又到菜园来吧。快来看看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哦!原来它们是红萝卜和白萝卜。他们也在排队。让我们看看它们是如何正确排列的。

  3。 (播放音乐)现在到了果园,我们看看水果宝宝们排得怎么样?

  4。儿童动手操作

  刚才在果园的时候,苹果宝宝悄悄告诉我,他想让我们四班的孩子帮忙排队。你想帮忙吗

  孩子们分组作业,将苹果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一排,并说出自己的排列规则。

  5。活动结束

  我们也来学习一下如何排队吧。小朋友们,告诉我们怎样排队呢?今天我们按照小女孩、小男孩的顺序排队。我们一起去户外玩游戏吧。

  活动反思:

  本活动使用课件。孩子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物体的排列。孩子们很感兴趣,课堂气氛也很好。带孩子去郊游的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理解排序的概念。另外,我在这个课件中添加了孩子们郊游的照片,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7。中班课程计划《排排队》反思

1.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度并能够根据高度对物体进行排序。

  2。通过游戏演示和操作对比,了解身高对比的前提条件。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运算的乐趣。

  4。能够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体验成功的喜悦。

  5。让孩子感到快乐、有趣,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

2.活动准备:

  已对尺寸和长度在3以内的物体进行分类;鸭子、小鸡、小猫的照片;操作分类卡、娃娃等

3。活动流程:

  (1) 射球找出高度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球。谁想投篮却又害怕投篮?射击时不能踮起脚尖或跳跃。

  老师:这两个孩子中的哪一个被拍到了?谁没被拍到?

  老师:为什么XX拿到了照片,而XX却没有?

  老师:是的,因为××太高打不着球,而××又太矮打不着球。

  老师:老师和孩子谁高谁低?请一位孩子与老师比较。

  老师:老师和××谁更高或更矮?请完整地告诉孩子们。

  (2)了解身高比较的条件

  老师:我听到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一只鸭子和一只鸡(把篮子拿出来)。鸭子和鸡也来比身高。让我们看看谁高谁低,鸭子还是鸡。是吗

  老师:你看清楚(把篮子拿开),现在他们谁高谁矮?

  老师:原来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鸭子站在桌子上。这可以比较吗?我们该怎么办?

  老师:请小鸡下来,站在桌子上。现在鸭子和鸡都站在了桌子上,它们能竞争吗?谁高谁矮?

  老师:原来,要比较身高,就得站在同一高度。小鸭子和小鸡说了声谢谢,孩子们,我们就回去了。

  老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在这里。小猫是高还是矮?

  老师:原来小猫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和它比较,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来比较身高和矮小。小猫,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较一下吧。

  (3) 和同伴比身高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高的比矮的多于两个人,我们要站在同一高度才能进行正确的比较。现在,你想和你的好朋友比较一下吗?

  老师: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老师:请告诉我,你刚才跟谁比?谁高谁矮?

  (4) 排好娃娃

  老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赛,按照身高排队。

  老师:最短的在前面。谁最矮?看看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从最矮到最高)

  老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你看,娃娃们也来了,也想比高,排队。我要把排列卡上的娃娃从红旗开始排列,排列时要从矮到高排列。

  老师故意犯错: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批改一下?

  老师:原来排队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老师:老师给每个孩子准备了四个布娃娃和排列卡。让孩子们将排列卡上的娃娃从矮到高排列。注意从小红旗开始。

  老师:我们看看你是怎么安排的? (出现情况评论)

  (5) 延伸活动:

  老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加入队列。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在区域活动期间,你可以尝试将这两个娃娃放入队列中。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增加了社交场内容:培养孩子的分享与合作意识。这主要是针对我班部分孩子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另外,知识的难度也增加了,表现在:让孩子不仅能发现模式、根据模式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模式,还能用“多种方式”表达模式。 “多种方式”实际上是指将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是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的,并且通过孩子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除了少数孩子数学能力稍显落后和少数孩子合作意识较弱外,其余孩子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8。中班课程计划《灯笼排排队》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大小、形状和颜色排列物体。

  2。通过观察和比较,提高判断和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反应能力。

  4。培养孩子边操作边讲故事的习惯。

活动难点

  学会按照相应的要求排列物体的顺序

  尝试学习如何比较物体来提高你的判断力和推理能力

活动流程

  1。插画示范

  1。展示图1,引导孩子找出排列图案

  问题:图片上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2。引导孩子按照图案排列来排列图片

  3。分别展示图2和图3,引导孩子找出其中的图案,并继续排​​列图片

  2。操作活动 练习排序

  1。展示图4,让孩子们把雪花按顺序放在桌子上

  2。用同样的方式一一展示图5、6、7,让孩子练习排序

  3。按要求自由操作,完成练习

事件反思

  对于物体的排列,我们上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从整体上识别物体的一个特征,而这种教学结合了大小、形状、颜色,这对小孩子来说是困难的。因此,也暴露了很多缺点:

  (1)幼儿较容易区分个体颜色和形状,但当各种特征因素组合在一起时,有些孩子思维混乱,只想到颜色或形状。为了突破这个困难,我采用了语言阅读和记忆的方法。在排列图形之前,我先了解了图形,并用“X颜色X形状”的句子结构来表达,加深对图形特征的印象,方便更好地排列。前提援助

  (2)从本次活动的流程设计来看,仍然能够紧紧围绕目标,创造有趣的游戏情境,一个接一个,循序渐进,自然展开。丰富的活动内容贯穿整节课,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抓住机会引导孩子在做事、玩耍的同时用文字表达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有利于孩子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区分和排列物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认真把握每项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围绕目标开展活动,设计新颖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边玩边玩。在玩耍和学习中不断增加观察的频率和强度,提高观察能力

9。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度并能够根据高度对物体进行排序。

  2。通过游戏演示和操作对比,了解身高对比的前提条件。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运算的乐趣。

  4。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5。让孩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已对尺寸和长度在3以内的物体进行分类;鸭子、小鸡、小猫的照片;操作分类卡、娃娃等

活动流程:

  (1) 射球找出高度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球。谁想投篮却又害怕投篮?射击时不能踮起脚尖或跳跃。

  老师:这两个孩子中的哪一个被拍到了?谁没被拍到?

  老师:为什么XX拿到了照片,而XX却没有?

  老师:是的,因为××太高打不着球,而××又太矮打不着球。

  老师:老师和孩子谁高谁低?请一位孩子与老师比较。

  老师:老师和××谁更高或更矮?请完整地告诉孩子们。

  (2)了解身高比较的条件

  老师:我听到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一只鸭子和一只鸡(把篮子拿出来)。鸭子和鸡也来比身高。让我们看看谁高谁低,鸭子还是鸡。是吗

  老师:你看清楚(把篮子拿开),现在他们谁高谁矮?

  老师:原来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鸭子站在桌子上。这可以比较吗?我们该怎么办?

  老师:请小鸡下来,站在桌子上。现在鸭子和鸡都站在了桌子上,它们能竞争吗?谁高谁矮?

  老师:原来,要比较身高,就得站在同一高度。小鸭子和小鸡说了声谢谢,孩子们,我们就回去了。

  老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在这里。小猫是高还是矮?

  老师:原来小猫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和它比较,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来比较身高和矮小。小猫,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较一下吧。

  (3) 和同伴比身高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高的比矮的多于两个人,我们要站在同一高度才能进行正确的比较。现在,你想和你的好朋友比较一下吗?

  老师: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老师:请告诉我,你刚才跟谁比?谁高谁矮?

  (4) 排好娃娃

  老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赛,按照身高排队。

  老师:最短的在前面。谁最矮?看看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从最矮到最高)

  老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你看,娃娃们也来了,也想比高,排队。我要把排列卡上的娃娃从红旗开始排列,排列时要从矮到高排列。

  老师故意犯错: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批改一下?

  老师:原来排队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老师:老师给每个孩子准备了四个布娃娃和排列卡。让孩子们将排列卡上的娃娃从矮到高排列。注意从小红旗开始。

  老师:我们看看你是怎么安排的? (出现情况评论)

  (5) 延伸活动:

  老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加入队列。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在区域活动期间,你可以尝试将这两个娃娃放入队列中。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增加了社交领域的内容: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主要是针对我班部分孩子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另外,知识的难度也增加了,表现在:让孩子不仅能发现模式、根据模式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模式,还能用“多种方式”表达模式。 “多种方式”实际上是指将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是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的,并且通过孩子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除了少数孩子数学能力稍显落后和少数孩子合作意识较弱外,其余孩子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1。学习计数技巧,学会正确感知数量而不受物体排列和大小的影响,初步感知数字守恒的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数量与排列长度的关系。

  3。体验集体数学游戏的乐趣。

  4。让孩子理解简单的数学原理。

【活动准备】

  教具:两套不同花片排列的图案。

  学习用具:每个孩子有两片花片(5片大花片和10片小花片);纸板。

【活动流程】

  1。活动介绍、初步观察和比较。数量为五,行式皆不同。

  1。观察第一张图片。

  老师:今天老师请了花友。他们喜欢变魔术。他们变了又变,他们拍了两张照片。你觉得他们长什么样? (孩子们想象并观察花朵图片)

  老师:请猜猜,这两张图中,哪一张用的花片较多?哪一个用得少?

  小朋友:左边多,右边少……(个别小朋友猜)

  年轻:相同的数量。

  老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请一位孩子介绍一下)。

  老师: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原来他们都用了五片花片。

  2。观察第二张图。

  老师:变呀变,又出现了两张图。这次请用刚才的方法看看两张图片中哪一张的花较多?哪一个少?

  老师总结:原来五片花片可以拼出不同的图案。不管我们怎么排列,我们都能数到五朵花。

  2。第一个操作活动:同一个感知量可以有多种安排。

  小组合作并单独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魔术游戏吧。请听清楚说明:首先,请取出5朵花。有多少朵花? (强调),然后轻轻打开操作面板(老师演示如何打开),想一想用5个花片还可以做出什么图案?尝试一下并将其排成一排。 (播放音乐,孩子开始操作)

  2。所有孩子观看投影仪并要求个别孩子说出他们自己的安排。

  ①老师:谁能告诉我用花片可以做成什么图案? (1个)

  ②老师:让下面的小朋友猜猜他拼的是什么?他们的猜测正确吗?

  ③老师:嘿,这位小朋友排了多少朵花呢? (修正)

  老师总结:原来,五片花片可以有很多种排列方式。不管怎么排列,数量还是5个。

  ④送花回家。

  3。第二个操作活动——排队(重点)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个相同大小和不同大小的排列。

  1。孩子们真是太棒了。接下来会有新的任务。请看一下卡上写的是什么? (小旗,两行)这次,我要你把花片排列起来。你应该排多少行?有多少条线? (2行) 每行有多少行? (5)排队时,先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立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排成的长度会一样吗?

  2。儿童团体操作:

   评论一下儿童作品中发现的差异。

  ① 如果队伍长度相同:如果队伍大小相同,则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

  老师:你们怎么排队?你们的线长度一样吗? (等长)像这样一一对应,排列整齐的,我们称之为一一对应。

  ②队列长度不同:行大小相同但密度不同,队列长度不同。

  老师:为什么同样大小的花片排队的顺序不一样? (有的松有的紧。)

  老师总结:在排队购买同一个花片时,有的孩子排得更近,队伍会更短。有的孩子排队的时候,里面的距离比较大,队伍也比较长。我们称之为稀疏性和密度。刚才我们将五片花片排列成相同的长度或不同的密度。

  4。第三次运营活动:

  1。师:孩子们真好,我们再接受挑战吧!你觉得这两朵花怎么样? (一个大一个小)

  老师:这次请拿5个大花片和5个小花片排成一排,看看能否排成一样的长度?

  2。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

  老师:你成功了吗?夸奖自己吧!

  5。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同量的多种排列。

  老师:请送花回家吧!让我们小孩子也去游乐场玩排队游戏吧! (5人一组的孩子可以自由排成各种队形。)

事件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问题,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孩子主体性的发展。数学《花片排排队》是一项定期安排的活动。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操作的乐趣。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了按规则排队。

11。中班数学教案《小动物排队(序数)》反思

中班数学:

  小动物排成一排(顺序)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会确认物体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并能够使用叙述性词语来表达物体的顺序。

  2。喜欢参与运营活动并能积极探索。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集体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老师示范:小动物图片(小鸭、小狗、小猫、兔子、小鸟)、五层楼的房子、火车图片、1到5的数字卡。

活动流程:

  1。将小动物排成一排,学习从左到右确认物体的顺序。

  1。今天,几只小动物来班上做客。你看,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他们如何排队?从左到右数,谁排第一?调皮的小动物们又变了。队列中的位置,现在,他们排得怎么样?

  2、创设情境“小动物坐火车旅行”,帮助幼儿认识“5”以内的序数。

  (1)教师出示火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导语:“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准备乘火车去旅行。现在火车开来了。”提问:

  ①这辆火车有几节车厢?(5节)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③第一到第五节车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看序号说颜色)

  ④绿颜色的车厢是第几节?数字几来表示?(看颜色说序号)

  (2)教师边出示小动物图片边提问:

  ①哪些小动物都来乘车了?(小鸭、小狗、小鸟、小猫和小兔)。

  ②小动物们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呢?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从左到右)

  (3)玩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复习巩固从左到右1至5的序数。教师:“xxx,我问你,小兔在第几节?”幼儿:“刘老师,我来答,小兔在第2节。”教师:“xxx,我问你,第3节坐着谁?”

  幼儿:“刘老师,我来答,第3节车厢坐的是小狗。”

  二、送小动物回家,学习从下到上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1、工人叔叔给小动物们盖了漂亮的小房子。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边说边出示一幢5层的房子,让幼儿数一数是几层,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编上层号(1——5)。

  提问:①楼房一共有几层?用数字几来表示?

  ②第一层在哪里?(下面)

  ③数楼房要从哪儿开始数?(从下往上)教师小结:我们数楼房时应该从下往上数。

  2、教师把动物放进5层高楼里,谁住在第几层?

  三、游戏:排队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小朋友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一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说说自己排在第几。

  四、小结。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按照数字排顺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来是第二,~~~~~~,还学会了从左往右,从下往上的方向排顺序。生活中还有很多按照数字顺序排列的物体,比如看电影的座位,站队的位置等,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可以找到,请大家仔细去找找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2、中班数学教案《住高楼》含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育只有回归幼儿生活,选择其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为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在这其中获得建构数经验,使数教育更能关注孩子的基本经验、当前需要和热点话题,活动才更有价值。当前,我班正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在区域及集体活动中都涉及到了门牌号的概念,由此引发了孩子们对自己家的门牌号的关注及兴趣;同时有部分孩子不住在高层,对住高楼缺乏一定的经验。考虑到孩子当前的兴趣点、实际情况以及门牌号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掌握之后又能回归于生活中继续实践这几点因素,我实施了本此活动。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一、情境感知,理解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二、实践操作,在巩固和运用中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感受门牌号和楼层、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感知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愿意积极思考,在交流、互动中努力解决找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门牌号找到正确的房间位置。

  活动准备:

  楼房平面示范图一张、楼房平面图人手一张、写有楼层号和门牌号的书信若干、标有幼儿门牌号的大头贴若干、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感知(复习楼层及房间的数数方法)

  1、数楼层时从哪里开始数?

  2、数房间时从哪里开始数?

  小结:数楼层时要从下往上数,数房间时要从左往右数。

  3、幼儿贴照片,住高楼。

  4、介绍一下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间。

  二、情境感知(感知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1、问题引出:只有楼层号没有房间号的信送给谁?

  2、得出结论:送东西或者找家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写上楼层号和房间号,这样才不会搞错。

  3、学习看门牌号的方法:“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房间。

  三、幼儿操作

  1、根据门牌号找家。

  2、交代要求:

  ①看“0”前后的两个数字。

  ②数的时候注意方向。

  四、集体检验。

  1、介绍一下自己找家的好办法。

  2、幼儿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1、关于活动现场:

  ①照片的发放时机。活动预设时,照片本应该在活动之前就交与幼儿手中。在教师邀请孩子住高楼时,幼儿直接操作。但现场执教时,我交代了要求之后再分发照片,拖慢了环节的开展。这样的调整影响到了整个活动的节奏,对孩子思维的思考上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日后的教学现场,教师更应冷静思考,调整心态,更好地做好课前的准备。

  ②操作时对于幼儿的指导。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的指导非常必要和有效。!.快思.教案网!这是师幼之间一对一交流的好时机。但在本次活动中,我对孩子们个别指导的机会很少,偏向于对孩子操作结果对错的分类摆放。以后在处理指导环节时,教师可先收集一部分幼儿做好的结果,选择适当时机至前摆放,一方面不影响指导,另一方面也让先操作好的孩子有检验同伴操作的时间。

  2、关于如何解释几零几这一概念的斟酌。

  一开始,我采取的表述是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层楼,第三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个房间。但这样的解释过程中我发现不知如何解释中间的“0”这个数字。而且,第一和第三这样的概念,也需要孩子们运用到左和右两个方向的区分。所以,我换了一种方式:“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以“0”作为一个间隔符来解释,这样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似乎更加容易理解。

  3、关于幼儿操作错误率较高的原因。

  执教活动之前,我了解了孩子对于数数方向的掌握情况。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从哪里开始数。但在操作门牌号的第几层第几间时,我发现孩子对于横向数数的错误率较高。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反复思考过,原来平时教学中,牵涉到数数时,孩子们都能按照自己的习惯,从左到右的点数,教师也习以为常了,不会用教学化的语言——从左到右来小结。因此,当活动中我以这样陌生的语言小结时,模糊了孩子至前的经验,有的孩子左右不分,不知道教师小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由此产生了横向数数时错误率较高的现象。这样的情况让我明白到:无论是开放抑或平时的教学,数活动的语言一定要来源于孩子的小结,或是孩子们熟悉的言语,教师对幼儿行为背后的思考一定要更为深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2.抽象出4、5、6、7、8各数的实际意义。

  3.感知并认读数字。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各小组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学习新游戏:排排队

  1.出示方向标记卡,认识它的含义:大、小、箭头各表示什么。

  2.出示一套排序材料,请幼儿说说看标记怎么排排队。最大的放在什么地方,最小的放在什么地方,这个标记卡表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

  3.讲清“排排队”的名称,要求幼儿按照标记卡将所给材料排序。

  二、介绍各小组活动名称、要求

  小组活动一:排排队

  目标: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准备:方向标记卡8张,排序材料8套(每套均由同一画面内容但大小不等的5张图片组成。如:大小兔子、 大小蜗牛)。

  玩法:幼儿根据方向标记卡(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将所给大小不等的操作材料排序。

  规则:按方向标记卡提示的方向排序,并说出序列的规律。

  小组活动二:点娃娃找朋友

  目标:抽象出5、8、7、8各数的实际意义。

  准备:圆点卡8套(各画有5、6、7、8个小圆点),分类盒8个,各种画面内容的图片8套(图片上的物体数量分别是5、6、7、8个)。

  玩法:请幼儿将图片按照画面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最后用圆点卡片表示图片上物体的数量。

  规则:将图中物体数量相等的图片放一起,再用圆点卡表示每格图片画面内容的数量。

  小组活动三:数字拼图

  目标:感知数字,认读数字。

  准备:数字1—10的拼图8套。

  玩法:两位幼儿合作拼凑1—10的各个数字,拼完后告诉老师这些数字分别叫什么。

  规则:将零散的数字块全部拼成一个个完整的数字。同时读出其名称。

  小组活动四:小兔吃饭

  目标:抽象出4的实际意义。

  准备:小兔纸袋10个(开口处装饰为小兔嘴巴,头上蝴蝶结处贴有4个小圆点),萝卜、青菜、青草、蘑菇 等图片10套。

  玩法:请幼儿按照小兔头上的小圆点数量把和它一样多的图片放入小兔的“嘴巴”里“喂食”。并且说明 喂小兔几个。

  规则:图片上物体数量要与小兔蝴蝶结上小圆点数量一样多,才可以喂食,同时要说明喂的是几个。

  三、幼儿分组活动。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组,观察其是否按标记卡排序:若有幼儿感到困难,教师可减少排序图片的数量,使图形大小差别较为明显;对待排序快的幼儿增加排序图片数量,并鼓励其从多个方面来排序。[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要求每个幼儿都轮流到第一组活动一次。巡视其他各组活动情况,给予个别引导:①第三组数字拼图的幼儿能力较弱,要求他们拼完全部数字后,按顺序指认数字,帮助其区分易混淆的数字。②对第二组中还不能用圆点卡正确表示图片中物体数量的幼儿,引导其参加第四组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14、中班数学教案《买水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3以内的数。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1---3的数字卡若干张。

  2、各种水果卡片若干张,各种实物水果若干。

  3、场景布置:水果超市。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复习3以内的数。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

  1、律动《转手腕》,集中幼儿注意力。

  2、游戏:拍拍手(复习数字1、2、3)

  (1)教师拍手,让幼儿说出拍手的次数。

  (2)教师说数字,幼儿根据数拍手。

  3、游戏:数物对应

  (1)教师出示水果卡片,示范贴上相应的数卡。

  (2)给幼儿发水果卡片,让幼儿给卡片贴上相应的数卡。

  (3)给贴的好的幼儿带上动物头饰去买水果。(教师带上小猴的头饰)

  4、游戏:买水果

  (1)故事《小猴》导入买水果环节。

  (2)请带头饰的幼儿到水果超市买水果。

  ①教师提问:你喜欢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②教师出示数卡,幼儿买(拿)相应数的水果。

  ③教师给个别买水果错误的幼儿给予纠正,让幼儿理解数物的关系。

  5、幼儿分享水果,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9月25日早晨第一节课我在中四班上了一节数学课《买水果》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根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学习。根据本班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特确定以下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复习3 以内的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的习惯。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引导法、游戏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特别是游戏法,是孩子最喜爱的,游戏能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整个过程,我遵循由浅到深的教学原则,层层递进,幼儿将运用操作法、游戏法等学习方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第一个环节为游戏活动《拍手》导入(复习数字1、2、3)。第二个环节为基本活动,数物对应游戏、买水果游戏。第三个环节结束活动,幼儿分享水果。在这些活动环节中我觉得数物对应游戏环节放在基础活动中不够理想,使整个活动不够连贯,如放在最后让幼儿操作数物对应去掉幼儿分享水果这一环节,整个过程会更流畅,主题会更突出。

  在教授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生动,普通话不标准。特别是我站着授课,没有与幼儿平视,对幼儿有一些影响。在给幼儿戴头饰时没有提前准备好,临时才找合适的,既耽搁了时间又影响了幼儿情绪。整个活动也没有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整个活动是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幼儿的参与性较广,在游戏中都能按规则完成游戏,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这个集体中,教师们都很年轻,富有创造性及创新能力,思维灵活,乐岗敬业。我虽然比她们多干几年幼教工作但观念守旧,需要向这些向阳光一样的老师们多学习,以后多听她们的课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15、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水果扑克牌》含反思

教学目标:

  练习10以内的加法,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教具:大扑克牌9张。

  幼儿材料:水果牌36张(1-9)、大王1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教师出示水果牌,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集体游戏“凑10”。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让幼儿将自己的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扣放成一摞。

  2、教师出示一张大扑克牌,幼儿翻开水果牌最上面的一张看是否和教师的大扑克牌数相加后得10。

  3、如能凑成10就把这张牌放在一边做为赢卡,如不能凑成10则不动。等待教师下一次出大扑克牌。

  4、游戏结束时,比一比谁的赢卡多。

  三、幼儿游戏“凑10捉王”。

  1、教师讲解玩法。

  玩法:将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后捉着分发成四摞,每摞8张,将大王随意放在其中一摞牌的最下面,剩余4张水果牌留在手中作为机动牌。

  然后分别翻开每摞最上面的牌,用4张牌中的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凑“10”,如果能凑成“10”就可以拿走这几张牌放在一边,再继续翻开拿走的那几张牌下面的牌,继续“凑10”,直到露出大王为止。

  如果翻开的4张牌不能凑成“10”,可翻开机动牌帮助凑数,如果还不能凑成“10”,则表示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捉王失败。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掌握游戏的技巧,如果用两张或三张扑克牌都能凑成“10”时,应选用三张扑克牌,这样才能争取有机会翻开更多的牌。

  四、教师针对游戏情况进行总结。

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掌握简单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活动主要分两部分展开,在师生共同活动“凑10”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活动的目标。

  在幼儿独自进行“凑10捉王”游戏时,难度提高了,要在4张牌中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得10,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兴趣很高,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也掌握得较好。

  在巡回检查中,对个别未能掌握游戏玩法和规则的幼儿,在边操作边交流中启发引导他们掌握游戏的技巧。当幼儿熟悉了玩法之后,他们对数的分解和组成有了浓厚兴趣,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16、中班数学教案设计《企鹅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2得相邻数,感知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2、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3、在游戏中培养倾听的习惯。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企鹅图片6张,1-3数字卡片。

  2、音乐《找朋友》。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学习2的相邻数。

  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感知相邻两数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以故事形式引出活动。

  今天一大早,企鹅新村特别热闹,因为他们要搬新家了。企鹅哥哥一摇一摆走来了,我们来看看,来了几只企鹅哥哥?一只企鹅哥哥用数字几表示……企鹅哥哥、姐姐、弟弟都搬进了新家,他们心里真高兴呀。

  2、尝试运用相邻数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

  小企鹅们来做智力游戏了,他们要给长条点卡排队。

  ——找出1、2、3、4的点卡,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长条卡排队。

  ——3有好朋友吗?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为什么?(因为3在中间,它比前面的2多1,比后面的4少1.)

  ——引导幼儿观察长条卡片加以验证。

  3、游戏:企鹅请客

  今天,小企鹅们要请小朋友到他们的新家来聚餐。

  小朋友每人一张数字卡,音乐响起,小朋友又唱又跳自由活动,音乐停,小企鹅出示数字几,他的好朋友就进入企鹅家里来,围到他的左右来聚餐。

  一、观察企鹅的外形,找不同。

  老师:有6只小企鹅来到了咱们的教室里,欢迎他们吧!

  请幼儿区分6支企鹅的不同之处,将相同的企鹅挨在一起,并将代表图片展贴在黑板上。

  老师:他们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1、将数字1、2、3于相同数量的企鹅图片对应摆放。

  老师:谁上来数一数这里分别有几只企鹅?帮老师把小数字贴上。

  2、分别说出3种企鹅的数量,并比较3种企鹅的多少。

  老师:哪一种企鹅的数量是最多的?哪一种是最少的?

  3、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3种企鹅排队。

  三、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老师:请你观察一下,小企鹅排列有什么规律呀?

  1、数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排在最后面;2在中间,所以1和3是2的好朋友。

  2、幼儿尝试运用相邻数的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

  老师:小朋友想一想,3的好朋友是谁呢?

  3、电脑游戏测试

  分别找出1、2、3的相邻数。

  老师:现在考一考小朋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们的相邻数。

  四、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听音乐传球。音乐一停,球传到谁的手里,谁就说出自己卡片上的数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里?”手里数字卡片1和3的幼儿迅速举起卡片并回答:“我是你的好朋友,再见!”

【活动延伸】

  教师把动物头饰、数字1——10按顺序排列,长条点卡等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共幼儿练习寻找其他数的相邻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7、中班优质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习惯5根。

  2、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桦桦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2、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①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②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3、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4、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知道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教材分析: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如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要归放,游戏中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排排队"这个活动选自百科画册,这是幼儿在比高矮基础上按照要求对物体进行排序。活动中的重点是学习比较物体高矮,能按高矮进行排序,难点是了解比高矮的条件。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拍球引出高矮,初步感知高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第二环节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在此间,我通过游戏演示小鸭小鸡小猫动物形象和操作比较,帮助幼儿了解比高矮的条件(二个以上在同一高度上)。第三环节与同伴比高矮,这一环节中幼儿亲身投入比较活动中,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及时应用习得知识。第四环节排排队,通过给三个幼儿排队、老师错空、幼儿改正、小组操作,进一步让幼儿巩固物体的排序。第五环节延伸活动对排序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18、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水果列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序数含义,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5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

  2、 能够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学习资源帝18-19页、操作卡《水果列车》。;.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火车开来了》音乐、数字卡片1-5、水果列车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学习5的序数。请幼儿操作数字卡,用序数词说说每个数字在“第几”的位置。

  2、 欣赏水果列车图片,让幼儿看看水果在第几节车厢上。

  3、 变换“车厢”位置,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4、 播放音乐《火车开来了》。教师控制音乐播放,让幼儿说说是第几节车厢。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玩数楼房、开火车等游戏,增进对序数的理解。

  活动反思:

  以《指南》理念为指导,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轻松地感知五以内物体的排序,体验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现生活中学和游戏中学数学的理念。

19、中班数学优秀教案《礼物排排队》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活动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乐趣。

  重点:

  让幼儿在观察游戏操作的基础上了解排序活动,并体验排序的活动形式美。

  难点:

  引导幼儿自选某种规律排序物体。

  二、活动准备:

  1、三列长火车,每节可坐三个小动物。

  2、小动物卡片若干,葫芦卡片若干。

  3、进入森林的小脚丫线路图。

  4、幼儿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谈话,进入角色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打森林里去看一看,听说那的小动物今天要去旅行,我们去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好吗?"

  2、出示小脚丫线路图,教师示范走,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中规律。

  (二)分别出示三列火车,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第一辆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车厢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二节车厢,让幼儿观察并了解规律。

  (3)出示第三节车厢方法同上。

  (4)出示第四节车厢,让幼儿猜是那些小动物。

  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是按一定顺序坐火车的,你们觉得这样漂亮吗?这种排列的顺序叫有规律的排序,你们知道了吧!

  2、出示第二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座位。

  (2)教师出示第2、3、4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3、出示第三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AB)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2、3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三)出示葫芦卡片,让幼儿接着排列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

  2、提问:这些葫芦哪些不一样(颜色、大小)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规律很多,他们可以按大小来分,也可以按颜色来分。(教案出自:banzhuren)还可以按高矮来分等等;这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看出其中规律。

  (四)游戏:送礼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很棒,老师想送礼物给孩子们,如果谁把你们手中的图形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好队,这些图形宝宝就是你们的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

  教师:其实在我们幼儿园里还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吧。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20、中班数学教案《送水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5.并理解5以内各数的实际意义。

  2、能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3、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数数是多少》游戏卡中的数字卡1-5。

  2、《送水果》游戏卡。

  3、幼儿水果游戏卡。

  4、《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活动过程:

  一、排序

  1、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1-4,请幼儿为数字1-4排序。

  教师:这是数字几?我们可以怎样给它们排队?为什么?

  (幼儿可从大到小排,或从小到大排)

  教师:数字4后边应该是几?

  2、出示数字卡片5,引导幼儿认读并辨认5的特征。

  教师: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为什么要排在数字4的后面。

  二、游戏:送礼物

  创设小熊过生日的情境,为小熊送礼物。

  教师:小熊今天过5岁生日,你们想送他什么礼物?小熊希望是用数字5来代表这个礼物的数量。

  三、操作:送水果

  1、出示《送水果》游戏卡,练习按数取物,引导幼儿寻找、点数水果。

  教师:小熊最喜欢吃水果,这有很多水果,请小朋友每人取出一种水果,数量为5个。

  2、出示数字卡片,幼儿练习按物取数,引导幼儿互相验证"礼物"的数量。

  教师:请小朋友互相数一数,水果的数量对不对,并找出相应的数学卡片,放在旁边。

  3、完成操作单《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教师带幼儿阅读操作单,在幼儿完成操作单过程中及时鼓励引导,并以大拇指粘贴作为奖励贴在幼儿的操作单上。

活动延伸:

  将操作单放入活动区,请小朋友在活动区中继续进行相互验证操作单的正确与否。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幼儿探索、自主的学习,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数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幼儿想象5像什么的环节上,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满足幼儿想象的需求,对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十分有利,使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本活动的容量较大,特别是后面的画圆点环节,由于借班上课,忽略了对本班幼儿这方面能力的了解,使得时间过长,可将此环节作为延伸活动,放入活动区进行。将此环节运用前面的水果卡片再设计一个小游戏来替代。

21、中班数学教案《变花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了解物体的多少不受排列方法的影响,感知物体不同的空间排列顺序。

  2、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专注大胆的个性,共享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过程】

  1.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快乐大转盘”导入,复习目测数群,激发活动兴趣。

  2.游戏:是不是一样多。

  ⑴介绍游戏玩法:教师出示画有多少不一样或一样多物体的卡片,(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看图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就站立抱头,如果不是一样多,则蹲下抱膝。

  ⑵幼儿游戏,慢慢加快速度,比比谁的反应最快。如有幼儿判断错误,集体或个别纠正。

  3.请你跟我拍拍拍。

  ⑴师拍手,幼儿倾听并跟拍。并数一数我们拍了几下手?

  ⑵变化节奏,再次拍手。

  小结:我们拍手的节奏不一样,但是我们拍手的次数是一样多。

  4.变花样。

  ⑴师出示三张不一样排列方法的图画纸:你发现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排列方法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有9朵小花。

  ⑵师再次出示三张排列不一的图画纸:这里又藏了什么秘密呢?

  小结:这么多不一样排队的小花,但是它们都是有9朵。

  5.雪花片变花样。

  每个幼儿10个雪花片,请幼儿为这些雪花片排队。

  提问:你们每个人有几个雪花片?你摆出了几个不一样的造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每一个不一样的造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雪花片呢?

  小结:不管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它们的总数不会变,都是10个。

  6.拓展活动。

  ⑴出示大小不一、排列有疏密(2张一样多、1张不一样多)的三张图画纸,提问:这些小花都是一样多吗?

  这一张一样多的小花为什么看上去一个多一个少呢?

  ⑵整理操作材料。

反思

  1、教态自然、亲切,语言简练有亲和力,符合数学活动的特点。

  2、能利用多种感官游戏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步骤清晰,环环紧扣,目标明确,充分利用游戏及操作材料激发幼儿认真参与游戏,幼儿的兴趣浓厚。

22、中班数学教案《摘水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游戏中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2、正确感知8、9、10的数量,巩固对8、9、10数字的熟悉。

  3、能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8—10的数字的不同水果)。

  2、贴有8—10数字的储物箱。

  3、8—10的水果图若干。

  4、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教师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小兔家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小兔想请我们小朋友一

  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2、幼儿帮助小兔摘水果。师提问:小兔可细心啦,它在每个水果娃娃上面作了记号,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数字几的水果?

  二、送水果。

  (出示储物箱)

  1、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把水果送到储物箱里吧!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数字几,应该送到数字是几的储物箱里?(幼儿讨论)

  2、送水果

  师: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数字相等的储物箱里,幼儿回到休息室坐好。(教师检验幼儿的操作结果)。

  教师出示数卡8、9、10,提问:8像什么?8除了可以表示8个橘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玩游戏。

  (幼儿操作)

  小兔为了让大家在休息室好好放松下,特意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三组好玩的游戏,教师讲解,幼儿操作。

  第一组,给水果送相应的数字。

  第二组,匹配连线。

  第三组,画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师幼共同检查操作结果。

  四、幼儿领取奖品,结束活动。

  1、发放水果卡片

  师:小兔为了感谢小朋友们帮助它把水果送到了储物箱里,有一份小惊喜要送给小朋友们。拿出卡片,数数卡片上的水果有多少个,把卡片放到相应的数字框中,放对的幼儿,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2、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运用了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一课件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且每一部分结构紧凑,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发挥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3、中班数学教案《买水果数数》含反思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学习,运用于生活,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富有情节的游戏,在轻松的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数经验。数数是中班幼儿数概念发展的重要基础,设计了以“买水果”为生活情境的数学活动。发展了幼儿的观察、比较、思维等综合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和方式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在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解决游戏中的数问题时帮助幼儿进一步积累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2、在游戏情境中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活动准备:

  1、贴有水果图卡和点卡的篮子、家人头像贴纸每人一份。

  2、各种水果实物、图片,贴有水果的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

  一、交流

  1、讨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许多水果都成熟了。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数一数有几种水果?

  2、为什么要多吃水果?

  二、游戏:买水果

  1、了解操作方法:

  ①今天老师就要去买水果啦!

  ②出示大篮子,观察提示卡:

  *看看我想买什么水果?要买几个?请你数一数,告诉大家。

  *装水果篮:老师的提示卡上要大家买6个橘子,所以我就到水果店里买6个橘子装在水果篮里。

  ③提出操作要求: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篮子,看看你的篮子上要买什么水果,数一数提示卡上有几个点就是要买几个水果,看清楚提示卡,然后用我们刚才介绍的好办法来买水果,装在篮子里。

  2、幼儿操作。

  3、交流验证:

  ①和同伴互相检查。

  ②集体检验、交流。

  三、为水果店进货

  1、水果店的老板看到小朋友们很能干,也想请你们来帮个忙。秋天的水果品种多,他想去进些新货。可是他不知道哪些水果比较受欢迎,想请你们来帮他调查一下。

  2、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水果?

  3、(出示统计表)请你们每人拿一份家人贴纸,家里人喜欢吃什么就把他的头像贴在他喜欢的水果下面,大家都贴好之后数一数每样水果有几个人喜欢吃。

  4、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呢?哪种水果喜欢吃的人比较少呢?我们来数一数。

  5、你们可帮了水果店老板的大忙,这样他一看就知道哪些水果要多进些了!等下次水果店新货来了,我们再来买水果吗?

  谈话了解、感受水果的多样,学习手口一致地数数交流分享不同的数数方式,从中获得经验和体验通过游戏情节学习按数取物体验和学习多种数数方法,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良好习惯游戏中渗透“爱的教育”,引发幼儿关爱家人的同时进一步积累数数经验发展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相关信息

  水果为人们喜欢食用的食品,它具有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利尿等作用。水果中含维生素C较多,鲜枣中含维生素C最多,其次为山楂、柠檬,蜜柑、广柑、橘子、柚子、鲜龙眼中含维生素C也很丰富。此外还含适量维生素D、胡萝卜素等。红、黄色水果中含胡萝卜素较多,如杏、柿等。水果中含糖量一般在5~23%,仁果类以果糖为主;核果类以蔗糖为主;浆果类则主要为葡萄糖及果糖。尤其是甜水果中含糖量较高,有利于肝病病人食用。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枸橼酸等,能刺激胃液,促进消化。酸味水果中含有机酸较高,如梅子、杏、蔓橘等,能引起胆道痉挛,所以患有肝胆疾患者,限用酸味水果。有些水果如紫葡萄、沙果、杏等含有铁、铜较多,可促进贫血病人的血红蛋白的再生。有的水果如苹果,含钾多,有利尿作用,对妊娠水肿有较好作用。水果中还有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利于消化。然而水果中含有蛋白质及脂肪比其他食品相对少。

  吃水果的好处

  水果除了口味香甜受欢迎外,也同其它食物一样为我们提供着必要的营养素。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加之一般的水果都是生吃,果汁内的维生素C可以免遭其它因素的破坏而全部被人体而吸收。同时水果含有一些有机酸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帮助消化。另外,水果还是良好的缓泻剂。因为它含纤维素较多,可以促使肠道蠕动加快而利大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水果可以利用它的特点而作为医用。<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例如:香蕉润肠可以利大便;苹果中含有鞣酸可以制成果粉而止泻;西瓜凉甜而有清热解暑利尿之功效;红梨润肺常用于止咳。需要注意的是橘子性温易于上火,因此当孩子咳嗽时不宜多吃。

  水果虽好,但一次也不能吃得太多,还应做到洗净去皮。否则暴饮暴食同样会带来副作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买水果的目标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守秩序。学习按名称将水果分类活动一开始以“到水果店买水果”引入活动。每位幼儿带了一个小篮子,请一位教师扮演水果店阿姨,教师和幼儿扮演顾客。带领幼儿进入水果店时教师鼓励幼儿与水果店的阿姨问好,大部分的幼儿有做到,但还是有小部分的幼儿没有。到了水果店在选水果时要求幼儿要排好队不能推也不能挤,可幼儿都乱了,甚至还出现抢水果,这是很大的失误。买好水果后,组织幼儿集体说说买了什么水果,这点大部分的幼儿都能说出来,到了让幼儿分类的时候有的幼儿能分得正确而且有秩序,可绝大部分幼儿都出现乱丢,乱放的情况,在数水果多少的时候大部分都能仔细认真的数并且数得正确率很好。整个活动下来还是有许多的不足,特别是课堂的秩序,应该继续钻研活动的过程,加以修正。

  在本次集体活动中通过讲讲水果,既让幼儿感受到水果的丰富多样,又懂得多吃水果对身体有益的道理。活动隐含了关爱家人的情感,其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关爱家人是件幸福的事,这也正是我们幼儿园所倡导的“爱的教育”的思想内涵。

24、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花片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点算技巧,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花片的不同排列的图案两套。

  学具:幼儿人手两份花片(大花片5、小花片10);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观察、比较数量是五,排的图案都是不同的。

  1、观察第一幅。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花片朋友,它们喜欢变魔术,变呀变,变出了两张图,你们看他们像什么呀?(幼儿想象观察花片)

  师:请你们猜猜看,这两张图用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幼:左边的多、右边的少……(个别幼儿猜测)

  幼: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个幼儿介绍)。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原来它们都用了五个花片。

  2、观察第二幅。

  师:它们变呀变,又变出了两张图,这一次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小结:原来五个花片可以排出不同的图案。无论怎么排,我们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花片的数量是五个。

  二、第一次操作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可以有多种排法。

  分组操作,个别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请小朋友听清要求:先请你取出5个花片,几个花片?(强调),然后轻轻打开操作板(教师示范打开方法),想想看你还能用5 个花片摆出什么图案?在上面试一试、排一排。(播放音乐幼儿开始操作)

  2、全体幼儿观看投影仪并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法。

  ①师:谁来介绍用花片拼出了什么图案?(1个)

  ②师: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他拼的是什么?他们猜的对不对呀?

  ③师:咦,这个小朋友排了几个花片?(纠错)

  教师小结:原来5个花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排法。无论怎么排,它们的数量还是5。

  ④把花片送回家。

  三、第二次操作活动——排队(重点)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的大小相同、大小不同的排列的方式。

  1、小朋友这么厉害,接下来可有新的任务啦,请你们先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旗、两条线)这一次要请你们给花片排排队,排几排队伍呀?(2排)每排队伍排几个? (5个)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站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会不会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排的不同的进行讲评。

  ①队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吗?(一样长)像这样一对一对,排的整齐的我们叫他一一对应。

  ②队伍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排的疏密不同,队伍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大小相同的花片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排得有的松,有的紧。)

  教师总结:同样的花片排队,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靠的比较紧,队伍就会短一点。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里面的距离比较大,队伍就比较长。我们把这个叫做疏与密。刚才 我们就是把5个花片排的一样长或者疏密不同。

  四、第三次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就再来接受挑战吧!看看这两个花片怎么样?(一个大 一个小)

  师:这一次请你们拿5个大的花片和5个小的花片排排队,看看它们能不能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师:你们成功了吗?表扬表扬自己吧!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相同数量的多种排法。

  师:请你们送花片回家吧!我们小朋友也到操场上去玩个排队游戏吧!(5人一组幼 儿自由排各种队形。)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

  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开始部分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25、中班数学教案《装水果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数数。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水果篮、苹果、猕猴桃、龙眼等新鲜水果、纸制水果篮若干、纸制水果。

  活动过程:

  一、猜水果

  出示水果篮(水果篮用布盖好)

  师:这个是什么啊?生:篮子。

  师:你们觉得这个篮子装了什么?生:苹果、月饼(梨、饼干……)

  师:想不想知道篮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呢?生:想

  师:会是什么呢?我请你们来摸摸看,摸好以后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摸到了什么?

  请幼儿来摸

  师:你摸到什么?(别告诉大家是什么,你让大家猜猜)

  生:它是圆圆的,柄是凹进去的。(是苹果)

  教师拿出来给大家看是不是苹果

  再请一个幼儿来摸

  师:你摸到什么?生:它是椭圆形的,毛毛的(是橘子……)

  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啊?(教师拿出水果给大家看)生:猕猴桃……

  二、制作水果篮

  师:今天吴老师去买水果的时候,看到水果店里遇到了个难题,他们的水果篮都被人买光了,水果店里来不急装水果篮了,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装水果篮,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刚才水果店里的阿姨运来了很多水果和篮子。(出示水果篮)你们有没有发现水果篮上有样特别的东西?生:有圆点(有数字)

  师:我们小朋友的眼睛真尖,那你们知道这些圆点和数字用来做什么的?生:圆点有5个就装5个水果进去(数字是5就装5个水果进去)。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就要请你们给水果篮装水果了。生:好的

  幼儿开始制作水果篮(水果篮可以自由选择、装得快可以再装个),教师在旁指导。

  师: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那么快就把那么多水果篮装好了。<来.源快思教.案网>但是这些水果篮运到水果店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免得水果篮买不出去。看看谁的小眼睛最尖,能发现错误?生:……(幼儿上来指出错误水果篮)

  师:它怎么错了?生:点数和水果不一样多。

  师:我们来帮助他把水果篮装对。

  ……

  三、延伸部分

  师:我们的水果篮都装对了,你们真厉害,那吴老师要来问问,水果篮是做什么用的?生:送病人、送爷爷奶奶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的兴趣很高,许多幼儿也很会动脑筋,在游戏中,让幼儿交流和分享数数的不同方法,并从中获得经验和体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理解数数。发展了幼儿的观察、比较、思维等综合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和方式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总之,通过此次活动,我对如何上好一节课有了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以后工作非常有帮助。

26、中班数学教案《水果丰收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

  2、贴有1—5数字的汽车图。

  3、1—5的水果图若干。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参观果园

  1、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呀?

  2、 出示果树

  3、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每种水果都有几个呀?

  二、摘水果

  1、师:先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为什么呀?

  (一看到果树上有那么多水果,小朋友高兴极了,都七嘴巴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我喜欢吃香蕉,有的说我最喜欢吃苹果!)

  幼儿A:我看到了石榴,我最喜欢吃了。

  幼儿B:果树上香蕉,我喜欢吃香蕉。

  2、师:树上这么多水果,我们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3、听音乐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听说要摘水果,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很快就摘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4、幼儿摘好水果,师提问:水果娃娃上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几个圆点的水果?

  幼儿A:我的苹果上有圆点,四个圆点。

  幼儿B:我的香蕉上也有,是三个圆点。

  三、送水果

  嘀嘀嘀,开来了汽车。(出示汽车)

  1、师:开来几辆汽车?帮汽车排排队。(请一个小朋友按1-5的顺序排好)

  2、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用汽车把水果运回去吧!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几个点子,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幼儿A:我的是苹果要坐第一辆,因为上面有一个圆点。

  幼儿B:我香蕉上有三个圆点,我的香蕉要坐3号车。

  3、送水果

  师: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4、运水果

  “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计算活动课,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先想到了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所以就把幼儿喜欢的水果放入课堂中,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能与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一致,同时我也有了丰富的教具,让幼儿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但这节课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内容有点简单,对大部分幼儿来说没有挑战性,并且在送水果的环节有点混乱,在此之前我没有设想周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完善我的教学。

27、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28、中班优秀数学教案《颜色排排队―蜈蚣叔叔的袜子》

  设计意图: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如排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我们要归放,游戏中我们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今天我设计的这个排排对,用一个绘本故事《蜈蚣叔叔的袜子》来引导,让幼儿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同时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第一环节让幼儿用两种颜色的夹子给蜈蚣叔叔穿袜子,让他们动手实践操作。第二环节综合幼儿给蜈蚣叔叔穿的袜子颜色我们再次讨论还可以怎么穿,我用图片的方式展示。第三环节,又添加一种颜色的袜子,让幼儿去探索。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

  2、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蜈蚣叔叔的袜子》课件,蜈蚣图片若干,蓝色红色夹子若干,袜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脚运动小脚穿上鞋子真舒服,我们来动一动小脚。

  提问:每个人有几只脚啊?可是,有位朋友长着许多的脚,它是谁呢?播放画面一,引导幼儿猜测是谁的脚。

  二、播放绘本PPT,学习有规律地排序

  1.播放画面二,提问:蜈蚣叔叔是个有名的帅哥,你觉得它哪里帅啊?看看它的脚,好奇怪。你们见过穿袜子的蜈蚣么?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袜子?(发现有"红绿蓝红绿蓝"的规律)嘟嘟是蜈蚣叔叔的邻居,他好久没看到蜈蚣叔叔了。

  2.播放PPT,提问: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儿看出它生病了?

  3.播放画面四、五、,提问蜈蚣叔叔为什么要穿这么多袜子?有哪些颜色的袜子?嘟嘟的妈妈准备了很多礼物让嘟嘟带给蜈蚣叔叔,嘟嘟来到蜈蚣叔叔家正准备离开,蜈蚣叔叔说:"一会又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你能帮我么?我的袜子挂院子里。"好啊"嘟嘟来到了院子里,看到了好多颜色的袜子。

  蜈蚣叔叔可奇怪了,他是按照心情穿袜子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只穿两种颜色的袜子,今天它病了,只想穿绿色和蓝色的袜子,两种的袜子可以怎么穿呢?你们愿意帮助蜈蚣叔叔么?

  4.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袜子有规律的排序。

  (1)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帮助幼儿比较发现两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和幼儿一起观察。

  提问:你觉得蜈蚣叔叔更喜欢哪种穿法,为什么?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的)和幼儿一起观察提问:这几个小朋友用了几种方法啊?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交换位置……)两种颜色的袜子还有别的穿法么?(幼儿讨论)

  (2)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发现新的规律。教师把幼儿探索新的规律用图片进行展示。

  5.延伸活动:初步感知三种颜色袜子的排列规律。

  提问:蜈蚣叔叔得到你们的帮助很开心,你们呢?

  现在蜈蚣叔叔它又想穿三种颜色袜子了,哪三种颜色啊?你们还愿意帮助它么?那我们把夹子放在益智区,等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帮助它吧。

29、中班数学教案《排第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1—5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含义。

  2、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建立一维的空间位置对应。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小猴子、小狐狸、熊猫、长颈鹿、大象)的图片各一张。

  2、五节车厢的小火车(画在黑板上。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自然导出序数概念。

  1、故事导入:

  动物王国有一列小火车,小动物们决定乘火车去北京玩一玩。教师出示五节车厢组成的小火车图,请幼儿数一数小火车共有几节车厢(1、2、3、4、5,共有五节车厢)?我们用数字王国里的数学宝宝来为这几节车厢做上标记吧!(引导幼儿把数字宝定贴在车厢上。)

  2、教师标识数卡:

  教师:我们怎么来标上数字呢?(我们先找到火车头,从火车头的一边开始标数字。)

  3、教师边演示边说:

  这里是第一节,我们用数字1表示,把数字1贴在上面;这里第二节,我们用数字2表示,把数字2贴在上面……

  教师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教师小结:

  我们刚刚说的“第一节、第二节……”就是数学里的序数词。

  4、教师提问:

  有哪些小动物要去旅游呢?教师拿出动物图片,一边示范讲解,一边把相应的动物放入相应的车厢里。(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小猴子坐在第一节车厢,小狐狸坐在第二节车厢,熊猫坐在第三节车厢,长颈鹿坐在第四节车厢,大象坐在第五节车厢。

  二、理解序数的概念,口头表达谁排在第几节车厢。

  1、火车开了很长时间,停了下来请乘客们下车休息一下,动物们都下了车。

  2、等火车马上就要开走的时候,熊猫着了急,因为它找不到自己的车厢了,它不记得自己坐在第几节车厢了。

  3、谁愿意帮助他呢?可以怎么帮助他?(告诉他是第几节车厢,或直接带他去。)

  4、请小朋友说一说谁在第几节车厢。

  三、通过操作,尝试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

  请几名幼儿分别把小动物的图片放在火车相应的空格处,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练习。

  四、打开幼儿用书,或观看挂图边完成操作练习。

  1、共有几只小动物在玩滑滑梯?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位?

  2、请在每个小动物后面对应的方框内打勾。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30、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水果丰收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学习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经验:幼儿已认识各种水果,了解1-5的数字。

  2、生活环境创设:室内布置有关1-5数字的图片。

  3、教学具准备: 果园(树上贴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1―5的点子图片若干。

  篮子五只(上面贴有1―5数字的卡车图),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摘水果。

  1.边唱歌边带幼儿到立体水果树前。

  师: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2.幼儿摘水果

  3.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点卡。

  4.感知5以内数字。

  二. 送水果。

  1.开来五辆卡车,师提问:开来了几辆卡车?;.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

  2.为卡车编号。

  3.幼儿讨论:数量与数字的匹配关系。请小朋友边说边送: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上几号车?

  4.幼儿送水果,教师巡查,辅导。

  三. 游戏:摘水果、送水果继续一次。

  1.幼儿摘水果。

  2.引导幼儿再次观察水果上的点卡。

  3.送水果,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上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4.幼儿运水果。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计算活动课,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先想到了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所以就把幼儿喜欢的水果放入课堂中,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能与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一致,同时我也有了丰富的教具,让幼儿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但这节课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内容有点简单,对大部分幼儿来说没有挑战性,并且在送水果的环节有点混乱,在此之前我没有设想周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完善我的教学。

31、中班数学活动教案《送水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5.并理解5以内各数的实际意义。

  2、能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3、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数数是多少》游戏卡中的数字卡1-5。

  2、《送水果》游戏卡。

  3、幼儿水果游戏卡。

  4、《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活动过程:

  ☆排序

  1、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1-4,请幼儿为数字1-4排序。

  教师:这是数字几?我们可以怎样给它们排队?为什么?

  (幼儿可从大到小排,或从小到大排)

  教师:数字4后边应该是几?

  2、出示数字卡片5,引导幼儿认读并辨认5的特征。

  教师: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为什么要排在数字4的后面。

  ☆游戏:送礼物

  创设小熊过生日的情境,为小熊送礼物。

  教师:小熊今天过5岁生日,你们想送他什么礼物?小熊希望是用数字5来代表这个礼物的数量。

  ☆操作:送水果

  1、出示《送水果》游戏卡,练习按数取物,引导幼儿寻找、点数水果。

  教师:小熊最喜欢吃水果,这有很多水果,请小朋友每人取出一种水果,数量为5个。

  2、出示数字卡片,幼儿练习按物取数,(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引导幼儿互相验证"礼物"的数量。

  教师:请小朋友互相数一数,水果的数量对不对,并找出相应的数学卡片,放在旁边。

  3、完成操作单《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教师带幼儿阅读操作单,在幼儿完成操作单过程中及时鼓励引导,并以大拇指粘贴作为奖励贴在幼儿的操作单上。

  ☆延伸

  将操作单放入活动区,请小朋友在活动区中继续进行相互验证操作单的正确与否。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幼儿探索、自主的学习,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数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幼儿想象5像什么的环节上,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满足幼儿想象的需求,对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十分有利,使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本活动的容量较大,特别是后面的画圆点环节,由于借班上课,忽略了对本班幼儿这方面能力的了解,使得时间过长,可将此环节作为延伸活动,放入活动区进行。将此环节运用前面的水果卡片再设计一个小游戏来替代。

32、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男孩女孩排排队》反思

  看看这些朋友和刚才的朋友排队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也是间隔排排队的?如果还有朋友来排队,会是男孩还是女孩?

  小班公开课数学教案《男孩女孩排排队》

  活动名称:男孩女孩排排队

  活动目标:

  1、区分男女,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2、体验男孩女孩一起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区分男女,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学习难点:尝试用AB模式进行排队。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课件、开火车的音乐。

  2、幼儿学具:可插式火车剪影纸片人手一份、小人图片4个(男女各两个——见资料包)。

  活动过程:

  (一)比较男孩、女孩

  (这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男孩、女孩的基本特征,会区分男女,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

  1、演示课件第一张: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小朋友,找找他俩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他们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女孩的头发长长的,喜欢穿漂亮的裙子……男孩的头发是短短的,穿着长长的裤子……

  2、区分男女:你们是男孩还是女孩?(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请幼儿按性别分别站到娃娃的一边。(弟弟站在男孩一边,妹妹站在女孩一边)

  (二)按男女一一间隔排序操作

  (这环节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1、老师演示课件第二张:呜呜呜,什么车开来了?

  2、老师演示课件第三张:小朋友要上火车去旅行了,看看谁会先来乘火车?(老师分步演示前3个娃娃上火车课件)

  3、猜一猜:猜猜接下来会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娃娃排序规

  律)

  幼儿可能1:可能没有发现排序的规律而猜谜式乱说。

  老师预处理:手指课件边慢慢说“男孩后面是女孩,女孩后面是男孩,男孩后面又是谁呢?”

  幼儿可能2:有的幼儿可能能够说出接下来上火车的孩子性别。

  老师预处理:请幼儿说说理由“为什么下面排的是女孩(男孩),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小朋友上火车要男孩、女孩、男孩、女孩……一个一个间隔排排队的。

  4、游戏:坐火车

  (1)布置任务:(出示可插式火车剪影纸片和小人图片)这里也有小朋友要坐

  火车了,他们也要像电视机里的小朋友一样排排队,(动作演示:一个朋友一节车厢,一个朋友一节车厢)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2)幼儿操作

  幼儿可能:没有排序意识地乱插。

  老师预处理:语言引导——这些小朋友说要和电视机里的朋友一样间隔排排队。并帮助排2到3个“男孩、女孩、男孩,接下来呢?”

  (3)分享交流:你们是怎样帮助男孩女孩排队的?

  幼儿可能:和电视机里演示的方法不同,如:排序模式不同,或男孩打头等。

  老师预处理:看看这些朋友和刚才的朋友排队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也是间隔排排队的?如果还有朋友来排队,会是男孩还是女孩?

  【由于刚开学,小班幼儿还没有任何排序方面的认知经验,加上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用有音效的课件演示策略,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用男孩女孩一一出场演示的方法,来强化出场序列,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排序规律。】

  (三)按男女一一间隔排队“开火车”。

  (这环节通过排排队开火车的游戏,让幼儿体验男孩女孩一起游戏的快乐,并进一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1、排排队:你们想不想排队乘火车?我们就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顺序来排队,开火车。

  方法:先请1位男孩做火车头,再请幼儿自由间隔排队。

  2、带领幼儿进行开火车游戏。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3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量一量》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测量活动,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

  2、知道记录测量结果。

  3、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会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边长。

  2、活动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正方形,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2、若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

  3、幼儿没人一张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正方形卡片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宝宝,你们看看它是谁?(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

  四条边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看的)

  (2)用眼睛看也可以,但是不够准确。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边的准确一点的长度呢?(尺子量)

  2、教师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师:是的,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进行测量,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帮手,你们看看是谁?(长方形)它也可以量正方形的边长。

  (2)师: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应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到哪里结束呢?(幼儿举手回答)

  师:用小长方形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对齐)嗯,第二个小长方形的头要和第一个小长方形的尾巴接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到正方形边的另一头。

  (3)师:每个边量的结果应记录在对应的格子里,用了几个小长方形就画几个圈。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将一条边完整的量出来。

  (2)把长方形一个接着以首尾相接,再数数用了几个长方形,然后记录下结果(画圈)。

  4、交流、评价幼儿的记录结果。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上台发言)师:你们的发现都是这样吗?

  5、教师及时小结及延伸。

  师:原来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小朋友知道刚才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用来测量什么呢?(幼儿举手回到)好,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量一量物体。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34、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排排队》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35、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买水果》反思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学习,运用于生活,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富有情节的游戏,在轻松的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数经验。数数是中班幼儿数概念发展的重要基础,设计了以“买水果”为生活情境的数学活动。发展了幼儿的观察、比较、思维等综合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和方式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在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解决游戏中的数问题时帮助幼儿进一步积累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2、在游戏情境中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7、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重点难点:

  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活动准备:

  1、贴有水果图卡和点卡的篮子、家人头像贴纸每人一份。

  2、各种水果实物、图片,贴有水果的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

  一、交流

  1、讨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许多水果都成熟了。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数一数有几种水果?

  2、为什么要多吃水果?

  二、游戏:买水果

  1、了解操作方法:

  ①今天老师就要去买水果啦!

  ②出示大篮子,观察提示卡:

  *看看我想买什么水果?要买几个?请你数一数,告诉大家。

  *装水果篮:老师的提示卡上要大家买6个橘子,所以我就到水果店里买6个橘子装在水果篮里。

  ③提出操作要求: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篮子,看看你的篮子上要买什么水果,数一数提示卡上有几个点就是要买几个水果,看清楚提示卡,然后用我们刚才介绍的好办法来买水果,装在篮子里。

  2、幼儿操作。

  3、交流验证:

  ①和同伴互相检查。

  ②集体检验、交流。

  三、为水果店进货

  1、水果店的老板看到小朋友们很能干,也想请你们来帮个忙。秋天的水果品种多,他想去进些新货。可是他不知道哪些水果比较受欢迎,想请你们来帮他调查一下。

  2、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水果?

  3、(出示统计表)请你们每人拿一份家人贴纸,家里人喜欢吃什么就把他的头像贴在他喜欢的水果下面,大家都贴好之后数一数每样水果有几个人喜欢吃。

  4、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呢?哪种水果喜欢吃的人比较少呢?我们来数一数。

  5、你们可帮了水果店老板的大忙,这样他一看就知道哪些水果要多进些了!等下次水果店新货来了,我们再来买水果吗?

  谈话了解、感受水果的多样,学习手口一致地数数交流分享不同的数数方式,从中获得经验和体验通过游戏情节学习按数取物体验和学习多种数数方法,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良好习惯游戏中渗透“爱的教育”,引发幼儿关爱家人的同时进一步积累数数经验发展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相关信息

  水果为人们喜欢食用的食品,它具有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利尿等作用。水果中含维生素C较多,鲜枣中含维生素C最多,其次为山楂、柠檬,蜜柑、广柑、橘子、柚子、鲜龙眼中含维生素C也很丰富。此外还含适量维生素D、胡萝卜素等。红、黄色水果中含胡萝卜素较多,如杏、柿等。水果中含糖量一般在5~23%,仁果类以果糖为主;核果类以蔗糖为主;浆果类则主要为葡萄糖及果糖。尤其是甜水果中含糖量较高,有利于肝病病人食用。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枸橼酸等,能刺激胃液,促进消化。酸味水果中含有机酸较高,如梅子、杏、蔓橘等,能引起胆道痉挛,所以患有肝胆疾患者,限用酸味水果。有些水果如紫葡萄、沙果、杏等含有铁、铜较多,可促进贫血病人的血红蛋白的再生。有的水果如苹果,含钾多,有利尿作用,对妊娠水肿有较好作用。水果中还有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利于消化。然而水果中含有蛋白质及脂肪比其他食品相对少。

  吃水果的好处

  水果除了口味香甜受欢迎外,也同其它食物一样为我们提供着必要的营养素。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加之一般的水果都是生吃,果汁内的维生素C可以免遭其它因素的破坏而全部被人体而吸收。同时水果含有一些有机酸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帮助消化。另外,水果还是良好的缓泻剂。因为它含纤维素较多,可以促使肠道蠕动加快而利大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水果可以利用它的特点而作为医用。例如:香蕉润肠可以利大便;苹果中含有鞣酸可以制成果粉而止泻;西瓜凉甜而有清热解暑利尿之功效;红梨润肺常用于止咳。需要注意的是橘子性温易于上火,因此当孩子咳嗽时不宜多吃。

  水果虽好,但一次也不能吃得太多,还应做到洗净去皮。否则暴饮暴食同样会带来副作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买水果的目标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守秩序。学习按名称将水果分类活动一开始以“到水果店买水果”引入活动。每位幼儿带了一个小篮子,请一位教师扮演水果店阿姨,教师和幼儿扮演顾客。带领幼儿进入水果店时教师鼓励幼儿与水果店的阿姨问好,大部分的幼儿有做到,但还是有小部分的幼儿没有。到了水果店在选水果时要求幼儿要排好队不能推也不能挤,可幼儿都乱了,甚至还出现抢水果,这是很大的失误。买好水果后,组织幼儿集体说说买了什么水果,这点大部分的幼儿都能说出来,到了让幼儿分类的时候有的幼儿能分得正确而且有秩序,可绝大部分幼儿都出现乱丢,乱放的情况,在数水果多少的时候大部分都能仔细认真的数并且数得正确率很好。整个活动下来还是有许多的不足,特别是课堂的秩序,应该继续钻研活动的过程,加以修正。

  在本次集体活动中通过讲讲水果,既让幼儿感受到水果的丰富多样,又懂得多吃水果对身体有益的道理。活动隐含了关爱家人的情感,其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关爱家人是件幸福的事,这也正是我们幼儿园所倡导的“爱的教育”的思想内涵。

36、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的加法》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

  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