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历史

韩国古代用汉字,为什么现在不再用了?

日期:2023-10-05 03:27

韩国使用汉字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二世纪的战国时期,汉字就传播到整个朝鲜半岛,经历了借用汉字标记、混合中国谚语、韩汉混用三个阶段。阶段。汉字虽然最早由中国人创造,但作为中华文化高度繁荣的载体,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从秦汉时期,甚至唐代开始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汉字文化圈”在明代以后逐渐建立起来,对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正如语言学家王力所言:“自秦汉以来,由于汉文化的进步,汉语逐渐传入国外,特别是日本、朝鲜、越南。日语、朝鲜语、越南语都受到了巨大的欢迎。”受到汉语的影响,大量吸收汉语词汇,成为自己词汇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韩国和中国一衣带水。由于地理优势,汉语首先传入朝鲜半岛,但直到公元几个世纪才开始流行。

当时朝鲜半岛的朝鲜语还没有相应的文字系统。随着中华文化的高度发达,汉字成为朝鲜半岛的官方文字系统。但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只有贵族阶级才能学会。普通平民大多是文盲。因此,长期以来,官方的公文和文人的创作都是用汉字书写的。比如韩国、朝鲜《三国遗事》(三国指的是高句丽、百济、新罗)的史书中,都有“长谦”的弟子,被任命为禁军,入学时诵读。 “本臣等人是帮手。”新罗时期诗人崔致远写道《秋夜雨中》:“秋风只唱苦歌,人间知心好友少。半夜窗前雨,窗前雨”。灯万里新。”可见,当时的官体、诗词对汉字的运用已经非常熟练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语言文字不兼容的问题,普及公众教育,规范汉字读音。 1443年,世宗大王编撰了《训民正音》,旨在教导人们正确的汉字读音。正如他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该国的发音与中国的发音不同,与书面语言不相通。因此,有很多愚蠢的人想要说话,但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感到遗憾为此,新制作了二十八个字,让大家更容易上手,让大家轻松学习,日常使用。”原《训民正音》有11个元音,17个辅音,共28个字母。这28个字母组合成音节,就可以拼出汉字。这样写出来的就叫“谚语”。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今天的韩语。

《训民正音》颁布后,不仅解决了汉字不能代表汉字读音的问题,而且规范了汉字的读音和书写。它还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减少了文盲的数量。然而,谚语的创作虽然方便普通百姓学习,但上层士大夫对此却十分抵触。他们认为谚语是下层阶级的粗俗文字,而中国的创作则是雅文。雅文与俗文并存的现象长期存在。

19世纪末,韩国进入启蒙时期。启蒙派代表人物于继俊提出了韩语和汉语混合的思想,在写作过程中交替使用韩语和汉语。他写的《西游见闻》一书涉及韩文和汉字混用的问题,出版后引起了轰动。后来,该书也成为韩文和中文文体的典范,纯汉字的文体开始向韩文和汉字的混合文体过渡。 ,成为朝鲜半岛的通用文体。韩中混合风格使用汉字和文字,其中一些来自中国,一些是日本殖民时期产生的。

二战后,中国国力逐渐衰落,汉字也失去了影响力。此时,韩国摆脱殖民统治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一些学者开始主张废除汉字,实行“独韩”政策。 1948年颁布《韩文专用法案》,禁止公众使用汉字。 1970年以后,汉字也从韩国中小学教材中被淘汰,汉字风格逐渐消失,纯韩式开始取而代之。

然而,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韩国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开始关注汉字,主张复兴汉字。和汉语课程。

2005年,韩国政府正式宣布在交通标志、官方文件等各个领域全面恢复使用消失多年的汉字和汉字标志,以适应全球趋势的需要。时代。 2009年,20名韩国前政府官员联名写信,呼吁政府加强汉字教育。

2019年,韩国教育部规定,韩国小学五至六年级课本中将标注汉字及其读音和解释。虽然汉字的废除给韩国人识字带来了便利,但韩国很多历史书和古籍都是用汉字写的,以至于很多年轻一代甚至看不懂自己国家的历史书。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我们比韩国人聪明,废除汉字实际上是抛弃了这个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否定了自己的历史。韩国人现在后悔了,但可能已经太晚了。”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