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历史

2020年9月26日:戴元本去世

日期:2023-10-03 01:41

戴元本(1928年7月31日—2020年9月2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湖南常德,理论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科学院院士导师。

1947年7月,戴元本经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推荐考入中央大学,选择物理系。 1952年8月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南京工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 1958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实验室学习、工作; 1961年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毕业后留校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 2020年9月26日,他因治疗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

戴元本长期从事粒子物理理论和量子场论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量子场论中的非微扰现象、重味物理、超对称理论和中微子物理。

科研综述

戴元本从事奇异势和非局域势的利玛窦极理论、平子模型、非交换群规范场理论中费米子电磁形状因子的高能渐近行为、重强子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成果包括“奇异势散射振幅的Raiche行为”、“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结构模型”、“非阿贝尔规范中形状因子高能行为的六阶计算”理论”等。

1961年,戴元本发表了《物理学报》《弱作用对轻子电磁性质的影响》,研究了中间玻色子模型中弱相互作用对轻子反常磁矩的辐射修正。

1965年9月,在钱三强的组织下,组建了四个单位:原子能研究所基本粒子理论组、北京大学理论物理实验室基本粒子理论组、原子能研究所理论物理实验室。数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北京基本粒子理论组”定期就强子结构进行讨论和交流。

人物评价

戴元本过着平静、谦虚、公平、公正的生活。认识他的人都认为戴元本善良热情,生活简单简洁,工作精益求精,光明正大。即使走上领导岗位,被任命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当选为学术部委员,戴元本仍然秉公办事。他不以亲密关系影响决策,不为那些善于说情却无能的人写几句赞美之词。与此同时,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戴元本几乎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学术活动。他甚至还按时参加了一些不太重要的研讨会。大多数时候,他都会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鼓励年轻人,默默关心和支持我国理论物理事业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评审)

“一个人的成就在于日积月累,一个人的成功在于坚持。戴先生的淡泊名利、乐观博大的性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值得我们终生学习。” ”。 (戴元本学生感言)

杜诗有云:“好雨知时,春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许,这两首诗就是戴元本一生勤奋读书、教书育人的最好诠释。 (《求是》杂志徐宇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