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历史

双季茭白种植管理技术

日期:2023-10-01 15:55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全国农民积极扩大菰米种植,提高经济效益。双季茭白的采收期为当年秋季10月至11月,次年初夏5月至6月。每亩产量在300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可达4000-6000元,最高可达1万多元。

品种选择

优良双季野生稻品种中,推荐浙江大学园艺系经过十几年选育的野生稻新品种浙椒2号和浙椒991年,分别于1993年和1997年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其次推荐玉紫椒、中紫椒、麻子椒、四季椒等地方品种,要求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外观好。

栽培季节

双季茭白分为春季种植和夏秋种植。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和秋播在6-7月。

整地施肥

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生长旺盛,需肥量大,需翻耕17-20厘米深。每亩应施有机肥,如猪粪1000-1500公斤,饼肥100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50-60公斤。

种植合理密集

应边挖边栽。定植前应剪去叶尖,株高保持在25-30厘米。傍晚或阴天播种,有利于幼苗的复壮和成活。定植前浇浅水,行距60厘米×70厘米,每亩1200穴左右,每穴1株(春季)或每穴2-3株(夏、秋季)。

苗期施肥

定植后7-10天施一次“苗肥”,每亩施尿素或复合肥5-10公斤,促进苗期生长;分蘖中期,第二次追施尿素20公斤、复合肥30公斤或碳酸氢铵50公斤,可促进茭白幼苗的分蘖生长;进入妊娠期后第三次追肥称为“妊娠紫砂肥”。每亩施尿素或复合肥20-30公斤,促进茭白和茭白茎生长,提高产量。

田间黄叶剥条

种植茭白后,先剥2-3次再剥条。翻耕时,先将田水浅一些,并加追肥。先施肥,再犁地。 7月中旬和8月中旬,将黄叶剥皮两次。剥皮后,将黄叶踩入土壤施肥。去掉黄叶后的茭白通风透光性好,生长旺盛,病害少。

病虫害防治

茭白的主要病虫害有螟虫、锈病、亚麻叶斑病。 7月中旬、9月中下旬,用5%Regent悬浮液16~20毫升,加水50公斤防治。亚麻锈病和叶斑病应分别在6-7月和9-10月喷药。防治可用20%粉锈宁粉剂35~50g加水50kg。

秋收

10月至11月,茭白在秋季收获。早采间隔2-3天,晚采间隔4-5天。亩产1250-1500公斤;夏秋茭白5-6月采收,每2-3天采收一次,亩产1500-1750公斤。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