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教育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集合六篇

日期:2023-09-19 19:38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对音响世界有探索的兴趣。

  2、能整齐地演唱《动物说话》,并能用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会用模仿的方法尝试创作歌词,在活动中体现探索的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获取感受。

  教学难点:创作歌词

  教学准备: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1、谜语导入:“左一片,又一片,中间隔座山,谁也看不见”(请小朋友猜一猜)师提示:这个谜底是我们五官中的一部分。生:耳朵(请学生说说耳朵的作用)

  2、听辨“今天冯老师要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的小耳朵最灵敏,最能干”

  (1)听!池塘边谁在唱歌?(蛐蛐、青蛙、牛、狗、鸭子······)

  请学生回答:“我听到池塘边蛐蛐在唱歌”并鼓励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2)听!公路边谁在唱歌?(摩托车、小汽车、救护车、消防车、警车)

  请学生回答:“我听到公路边摩托车在唱歌”鼓励学生模仿各种汽车发出的声音。

  (3)教师:大家的小耳朵很灵敏,很能干!请你们再来听一首歌曲,你能听出歌曲里有那些小动物在说话吗?

  3、听赏、学唱歌曲

  听赏歌曲,边听边找出老师在哪里拍的节奏

  (1)听赏歌曲《动物说话》

  6332︱353︱(565633︱12123)︱

  小鸡说话叽叽叽,(××︱×××)

  小鸭说话嘎嘎嘎,(××︱×××)

  6221︱232︱(353522︱61612)︱

  小鸡说话叽叽叽,(××︱×××)

  小鸭说话嘎嘎嘎,(××︱×××)

  353︱61231︱6336︱166‖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2)学生们发现老师在不唱的乐句拍节奏,模仿老师进行拍节奏

  (3)出示歌词,老师范唱歌曲《动物说话》,邀请同学们为老师拍节奏伴奏。

  (4)再次听赏歌曲,鼓励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进行表演。

  (5)随琴学唱歌曲第一段歌词。(两遍)

  (6)鼓励学生自学歌曲第二段歌词。

  (7)完整的演唱歌曲。

  4、听辨速度、歌曲处理

  (1)倾听对比:“请小朋友听一听、比一比小鸡、小鸭唱的和我们有什么不同?”生:“速度比我们快”

  (2)请同学们加快速度,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边唱边加上模仿小动物的律动。

  5、听辨声音、创编初探

  (1)“小朋友们甜美的.歌声和优美的动作,吸引来了几位动物朋友,想知道是谁吗?”教师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学生们猜一猜,猜对的小朋友,老师给他戴上头饰(小猫、小狗、小牛、小羊、小鸟、蜜蜂、)

  (2)请学生们模仿自己所喜欢的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3)“这些小动物想请同学们把它们的声音也唱到歌曲里去,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师弹琴分小组创编歌词

  6332︱353︱(565633︱12123)︱

  小猫说话喵喵喵,(××︱×××)

  小牛说话哞哞哞,(××︱×××)

  小羊······

  6221︱232︱(353522︱61612)︱

  小猫说话喵喵喵,(××︱×××)

  小牛说话哞哞哞,(××︱×××)

  小羊······

  353︱61231︱6336︱166‖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哞哞哞,(××)哞哞哞哞哞哞哞。

  (4)集体按顺序演唱创编的歌词。

  6、音乐活动“动物联欢会”

  (1)“今天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来到我们班级里,我们来举行一个动物联欢会吧?”学生自愿选择演唱、演奏打击乐器、歌表演(戴上头饰)这三种形式进行表演。

  (2)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7、

  (1)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三位小动物的语言,还自编了六位小动物的歌词,和它们成为了好动物,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好朋友呢?”生:“爱护,关心”师:“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今后我们还要了解更多的小动物,和更多的小动物做好朋友,好不好?”

  (2)随音乐边唱边表演,走出教室。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1、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

  2、行为目标:

  ①通过活动,了解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并能够自觉遵守。

  ②懂得尊重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

  3、知识目标:

  熟悉校园环境,认识校园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设施,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准备阶段

  1、谈话:小朋友,开学已经好多天了,大家肯定认识了学校的一些地方。但是我们入学不久,还有好多地方不熟悉,给大家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为了让我们尽快熟悉校园,在校园愉快地学习、生活,让我们一起来玩“参观校园”活动。

  2、先选出四个参观小组的组长上台抽签。

  第一条参观路线:小操场――阶梯教室

  第二条参观路线:大操场――信息教室

  第三条参观路线:自然实验室――教师办公室

  第四条参观路线:饮誉教室――舞蹈房――食堂

  二、活动进行阶段:

  1、教师交待注意事项。如:遇到问题要学会求助,注意保持安静,学习用多种方式去观察,听到铃声回教室等。

  2、各条路线的参观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分头行动。

  第二课时

  三、活动交流阶段:

  1、小朋友,你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老师请各小组的.同学先在一起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向全班小朋友来汇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你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做小向导带你的好朋友去参观。

  四、活动延伸阶段

  展示自己最喜欢的校园一景。

  1、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校园的什么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想想你准备怎样表达?

  2、小朋友可以自己用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果你觉得自己一个人完成有点困难,你也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与你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

  3、学生活动

  4、展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五、活动小结

  小朋友,今天又对我们的校园有了新的认识,你觉得我们的校园怎样?

  老师祝愿大家在我们美丽、现代化的校园里茁壮成长!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我会连

  1、出示拼音卡片:z、zh、c、ch、s、sh、n、l,问:这些拼音娃娃都是我们的朋友,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认读,教师提示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出示生字,分四组认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尤其注意平翘舌音的读法。

  3、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八名学生扮青蛙妈妈,头饰上写着八个字母,十八名学生扮小蝌蚪,头饰上写有十八个字。让小蝌蚪分别找到自己的妈妈。其它同学和老师当评委。

  4、打开书,自己观察,根据书上的例子连线。

  5、全班交流,共同订正。

  读读比比

  1、今天有六对双胞胎兄弟来我们班做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2、大屏幕出示六组生字。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象,你能区分他们吗?

  3、小组讨论比较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4、汇报,重点突出字形的比较。

  5、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下面的三对双胞胎。(这三组都是独体字加了偏旁)

  我会找

  1、播放,(将书上的图画制成动画)。今天的天气真好,郊外的景色真美,看,小白兔在玩捉迷藏呢!草地上还有这么多的红苹果呢!请你们仔细苹看看苹果上的字你认识吗?

  2、自由练读生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其它同学。

  3、点击,两个小朋友走进画面,挎着的小筐上面分别写着“氵、辶”。有两个小朋友,挎着小筐儿来采果子了,这果子可不是随便采的',你能帮他们吗?

  4、小组讨论:这两个小朋友该怎样采果子。

  5、汇报。(演示)

  6、你还认识其它的“氵、辶”的字吗?请你说一说。

  我会读

  1、在我们中国汉字这个大家族里,成员可多了,你能认识多少呢?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词语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

  2、大屏幕出示词语,自由认读。有不会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同桌互听互考,纠正字音。

  4、汇报。你想提醒大家在读这些词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平翘舌音,爷爷、我们、她们、漂亮的词尾读轻声。)

  5、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读读说说

  1、出示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指名读。问:这句话是说什么地方?有什么?

  2、概括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3、出示:江上有一座大桥。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4、出示:屋子里有____________。同座练说,再指名说。(指导用准量词)

  5、出示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练说。

  读读背背

  1、出示图画,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诗《画鸡》,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3、自己试着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其它同学。)

  4、四人一组互读互评。

  5、指名读,师生评议。

  6、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能简单地说出来吗?

  7、看插图练习背诵。

  8、表演。(可配上音乐)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

  (课前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想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吗?(板书课题。)

  2、出示图画,问: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做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下这幅图。

  3、你们也想象他们那样,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吗?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画。(说出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幅画,还可以讲讲画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介绍后其它同学评评,说说好在哪,哪里应该改进一下。教师也参与其中。)

  4、汇报,全班交流。(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作者介绍,集体评议。)

  5、自由组合,看看、评评、议议别人的画,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介绍、提问和评议。

  6、展览:小小图画展,把学生作品贴在墙上、黑板上,互相观看。

  7、评选小画家,评出你自己心目中的小画家,说说你为什么评他。

  8、作业:回家后把你的画和今天我们班办画展的情况介绍给爸爸妈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

  (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青年的财富》,想听吗?(生):想

  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 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

  亲爱的同学,如果现在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

  (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

  师:100万、1亿、1000万等都是大数(板书:大数)这样的数你还听到或是看到过吗?

  (预设)学生举例。

  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

  师:对,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价和车价等

  师:是的,你很会选择信息。

  师: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揭示课题:认识大数)

  (二) 想一想: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

  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3.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

  2.学习小组互相帮助、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相互探讨)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B:我们知道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

  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一个数还可以分成个级、万级、亿级。

  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

  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

  A:你是怎么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

  师:大家已经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

  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

  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

  三、检测学习成效

  (一)判断题(用手势表示)

  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

  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

  3.十万里有10个千。( )

  (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 ),左边一位是( )。

  2.10个十万是( ),1亿里有10个( )。

  3.2091837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在( )位,9在( )位上,表示( );2在( )位上,表示( )。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猜数

  (创设情境:前几天,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它的价钱是下面几个数中的一个,956800 965800 895600 958600 9586000 986500

  信息:是个六位数

  它的最高位上数字是9

  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

  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大数有了一些了解,在以后地学习中,我们会了解更多的有关大数的知识。那时,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但会读大数、还能写,相信小朋友们在数的王国里能更加自由驰骋!你们会读下面各数吗?

  4576 45760 7800 78000 97540000 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五、教师总结

  六、作业:

  预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课程教学资源】

  利用教学影像录音等教学资料开展教学,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优势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使小学生有好心情,培养自信心。

  2.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乐意学习,遵守纪律,按时作息,有责任感。

  3.结合课文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从小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从小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学生懂得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遵守学校常规,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初识钟姐姐

  1.让学生猜谜语:一座小小机器房,不分昼夜工作忙。态度认真又负责,时间观念比人强。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游戏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上课伊始,趣即生;同时通过谜面,初步感受钟表的特征及用途。]

  2.实物展示,观察钟表,实际感知。让学生展示课前模仿自家钟表制成的钟表模型,并分别表述钟表的形状、构造及特点,分享成果,进一步了解钟表的作用,小组交流并推荐几名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设计意图: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观察能力、倾听及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模拟情境,角色扮演,了解钟姐姐

  1.放录音,欣赏童话剧《钟姐姐笑了》。

  (1)早晨明明睡觉,太阳公公站到了窗外,钟姐姐飞到他跟前唱起了歌儿……

  (2)吃早饭时,窗外可以看见有小朋友背着书包走过,钟姐姐对明明说……

  (3)上学路上,树上小鸟在叫,钟姐姐对他说……

  (4)课堂上写作业,钟姐姐趴在他耳边悄悄说……

  (5)晚上明明在看电视,时钟指到了8∶30,钟姐姐对明明说……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的图画转化成录音童话剧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兴趣盎然,在优美的童话录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2.思考讨论:

  (1)假如你是“钟姐姐”,在以上不同情境中你会对明明说些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说?

  (3)明明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他们必然会主动观察教材图文,积极思考:该说什么?怎么说?]

  3.分组交流讨论,各小组选代表上台表演。

  4.大家评价,教师激励小结:钟姐姐这样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使我们不断进步,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哟!

  [设计意图:结合小学生爱动、好表现自己的特点,设计此教学环节,学生们在表演时,定会争先恐后,自我表现欲得到较好的释放,师生关系更融洽,并由此得出了“时间的重要性”知识点的归纳,使教学自然而水到渠成。]

  (三)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教材第42页上面两幅图片或动画),思考回答:

  (1)屏幕上的图是什么意思?什么时间?妈妈说什么?贝贝说什么?

  (2)贝贝这样做,上学会怎样?上课会怎样?经常这样下去会怎样?

  (3)贝贝这样做好吗?如果你是贝贝,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年龄小,时间观念淡薄,不按时起床和休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设计此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判断不按时作息是不好的习惯,从而初步形成自己要按时起床、休息的意识。]

  2.合作交流:自己在按时起床、休息方面是怎么做的?

  3.组间交流,制作时间表。根据学校每天上午8∶00上学,下午3∶00上学,小组合作讨论,制作本组的简易作息时间表,上台交流,最后形成科学的全班学生的起床、休息时间表。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自己的生活起居时间表,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符合课程源于生活而反过来规范生活的理念。]

  4.延伸主题,形成习惯:今天,我们学习了“与钟姐姐交朋友”,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我希望大家下课以后,在家长帮助下完成下表(分发“作息时间训练表”),做到的打“△”,没做到的画“0”,真正和“钟姐姐”交上朋友,做一个按时作息的好孩子。看谁做得最好!

  __________同学作息时间训练表

  [设计意图:仅凭课堂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形成时间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让家长协助,长期训练,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才能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观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有意交织划分田地;认识常用的颜色,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认识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教学难点:

  1、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2、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示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分格子—。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格子的游戏中把分割方法和画线条的方法教授给学生

  让单调的分割练习变的有了趣味性。

  (二)启发想象

  1、联想与想象。把画面想象成一块肥沃的土地,而我们划出的线就是一条条田间小路,那我们周围全是庄稼地,今天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揭题《田野的色彩》

  2、庄稼地有了,我们要在地里种些什么呢

  3、色彩认知,参观田野:

  我们来向农民伯伯学习学习。农民伯伯说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识抢答。(课件出示几种代表性的田地)认识它吗?是什么颜色的?

  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

  3)、这一片呢?——橙色,成熟的水稻

  4)、这是什么颜色?——棕色的土壤。

  5)、这个呢?——油菜花、红高粱、紫云英,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没想到

  有这么多颜色!

  (三)涂画田野

  看了农民伯伯的田野,农民伯伯也想看看我们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们的田野里种些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田野吧。

  强调重点:

  1、用直线或曲线分割田地(不要分的太多,线条要直)

  2、上色(教师示范:一、握笔姿势,二涂色方法,三、先浅后深,四、相邻两块颜色不同。)

  3、加装饰(用点表示花、果子等,用小竖线表示禾苗、小树等,用小三角表示麦堆、小松树等。如果你想还可以在一个田里画个田野守护精灵或者是收割机、稻草人、谷仓。)

  (四)欣赏范作,明确目标:

  (五)学生作业,巡行指导

  (六)展评作业,在诗歌背诵《锄禾》中结束本课。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