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教育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帮妈妈去买菜》反思

日期:2023-10-11 05:50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帮妈妈去买菜》反思

1。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帮妈妈去买菜》反思

  活动目标:

  1。继续感知 5 以内的数量。

  2。能够根据想法和标签进行购物。

  活动准备:

   各种菜肴图片和每人两张购物卡。

  活动流程:

  1。对话介绍。

  “小朋友,你家里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过菜?买的什么菜?” (鱼、蘑菇、蔬菜等)“老师今天也开了一个小市场,让我们小朋友自己去买,我们看看菜,老师的市场里有什么菜?” “教案来自:曲;老师娇;安网。”

  老师带孩子们参观菜市场,学习各种菜肴。

  2。孩子们经营杂货店购物。

  1。带着想法去购物。

   “市场上的蔬菜真多,今天老师让我们小朋友自己去买菜。我们用什么来买菜呢?(老师出示购物卡)用这张购物卡来买菜吧。你看一下购物卡,里面有什么?” (小想法)“谁知道这个小想法是什么意思?” (请幼儿说)“小创意代表老师要求小朋友购买的食物数量。小朋友必须看清楚购物卡上的创意数量,然后去市场购买相同数量的蔬菜,不要多买,也不要少买。” “老师的购物卡上有多少件商品?” (5 项)“老师要到市场买多少菜?” (5件)“为什么要买5种食物?”(因为购物卡上有5个创意)孩子们操作购物过程。

  老师批语:“你买了多少菜?” “你为什么买四种蔬菜?” “我们一起看看他是不是按照购物卡上的要求买的,然后大家一起数数。你看,他的购物卡上有多少个创意?” (4)“他应该买多少个菜?” “他买了 4 个菜吗?”孩子们集体验证。“互相看看。你们都按照购物卡的要求买了吗?”孩子们互相核对,看自己买的蔬菜数量和创意是否一样。

  2。查看想法并标记购物。

   “刚才很多小朋友都是按照购物卡的要求去买菜的,真是有本事啊!这次我们的购物卡和刚才有点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有什么不同呢?” (老师出示购物卡)“这张购物卡有什么?” (小创意)“除了小创意,它还有什么?” (绿色蔬菜)“这里的绿色蔬菜是什么意思?”请个别小朋友讲讲,老师会提供补充信息。 “原来这张卡要求我们买5种蔬菜,这个绿色的蔬菜是一个符号,表示我们要在市场上买什么蔬菜?” “这个创意表示我们要购买的蔬菜数量。有多少个创意?” (5)“您要我们买多少蔬菜?” (5种植物) 老师示范了如何通过看购物卡来购买蔬菜。

  邀请孩子学习如何购买杂货。 “你想买什么蔬菜?” (茄子)“你怎么知道你要买茄子?” (购物卡上有茄子标记,表示您要买茄子)“您要买多少个茄子?” (3)为什么要买3个茄子? ?” (购物卡上有3个创意,所以我们需要买3个茄子)孩子们单独操作买菜。孩子们集体操作买菜。

  老师点评:“你买了什么菜?为什么买这个菜?你买这个菜多少钱?”老师让两个孩子发表评论。如果您错了,请纠正我。如果我买了 4 根黄瓜,我应该在购物卡上做哪些标记?有什么想法?

  3。活动结束了。

  “今天宝宝真能干,学会了去市场买菜!妈妈每天上班好辛苦,周末我们可以陪她一起去帮她买菜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可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促进他们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整个活动贯穿于游戏的情境中,从让孩子感知5以内数字的数量关系,到进一步感知运算过程中通过加减法使两组数字相同。每个环节都是一步步进行的。相互联系,过渡自然。

2。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白天和黑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白天和黑夜的含义。

  2。能够正确使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词汇。

  3。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让孩子理解简单的数学原理。

活动准备:

  ◎《白天黑夜》挂图、《白天黑夜》游戏卡(见教具盒)。

  ◎《白天黑夜》操作表(参见幼儿操作包)。

活动流程:

  ☆感知按顺序展示《白天黑夜》中的太阳、月亮、星星游戏卡,让孩子说出该符号所代表的时间。

  老师:当太阳挂在天上时,代表是白天还是黑夜?

  月亮和星星什么时候挂在天上?

  ☆讨论

  1。与孩子讨论白天小朋友在幼儿园活动的场景,并将一天分为上午、上午、中午和下午。

  老师:小朋友什么时候上幼儿园的?

  小朋友在幼儿园做什么?

  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做这些事情?

  2。先讨论夜间活动情况,然后展示《白天黑夜(一)》挂图。

  老师:你们在黑暗中做什么?结局是什么?

  关灯,你敢一个人睡小房间吗?

  你看到了什么影子?

  ☆一点一点

  1。展示《白天黑夜(二)》挂图,并要求孩子们观察并区分。

  老师:图中是白天还是晚上?怎么看出来的?

  2。出示《白天黑夜》操作单,引导幼儿辨别、涂色。

  老师:下面四张图的事情是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

   老师:如果是白天,就把太阳涂成红色;如果发生在晚上,就把月亮涂成黄色。

  3。老师讲解活动内容,并要求孩子们回答区分白天和黑夜的问题。

反射:

  《白天和黑夜》 是一项关于理解时间的数学活动。这项活动引导孩子根据生活经验进一步感知白天和黑夜,并正确区分和表达。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老师会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时间词语,所以时间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只是需要通过活动中的回忆和整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更加生动直观,为了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形象,强化他们对“白天和黑夜”的具体感知,特别是上午、上午、中午和下午,教师应结合幼儿的本课活动前的活动。录制花园中日常活动的视频。通过活动中生动的视觉画面,视听同步的感知体验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感知和认知时间片段。

  通过观察和谈论影子,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虽然是夜晚,但周围的一切都在白天,只是光线暗淡,看不清,有的只是影子。其实晚上并不可怕,看影子还挺好玩的。引导孩子不要害怕黑暗,做勇敢的孩子。

3。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颜色分类》有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孩子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根据红、黄、绿的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2。培养孩子初步分类能力。

  3。心甘情愿、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孩子相互配合、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红、黄、绿各有一只卡片小猪,各有一间卡片屋。

  2。两个红、黄、绿头饰和两件纸板背心。

  3。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盒子,各有20个小三角形。

  4。一只手傀儡。

【活动流程】

  1。准备活动:手指游戏《剪刀、石头、布》。

   2.有趣的对话:今天,老师要向二年级班的小朋友介绍三位新朋友。他们是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3。巩固和复习红、黄、绿三种颜色,并学会对它们进行分类。

  1。贴出红、黄、绿三只卡片小猪,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颜色,并给三只小猪命名:小红猪、小黄猪、小绿猪。

  2。贴出红、黄、绿三张卡片房子,让孩子说出房子的颜色。

  对话:三只小猪各盖了一座房子,现在三只小猪要回家了。小红猪回到了他的小红房子(老师一边说话一边把小红猪贴进了小红房子)因为小红猪是红色的,所以它的房子也是红色的。

  问:小朋友,想一想,小黄猪的家是什么颜色的房子?那小绿猪呢?

  3。请两个小朋友把小黄猪放进小房子里,把小绿猪放进小绿房子里,并引导小朋友解释原因。

  4。问:小朋友很厉害。他知道如何将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这是按颜色分类。 (老师的板书题目)

  4。游戏“颜色查找器”。

  1。利用手偶游戏“小老头”,将红、黄、绿各色的6个物体头饰分别分发给6个孩子。并请孩子说出头饰的名称和颜色。

  2。展示红、黄、绿三个大圆圈,让孩子依次说出每个圆圈的颜色。

  老师澄清了游戏规则:这三个大圆圈是6个头饰的家。无论你的头饰是什么颜色,你都会进入相同颜色的圆圈中。请6位戴头饰的宝宝把你们的头饰寄回家。酒吧。

  3。六个孩子按照要求钻圆圈。如果他们犯了错误,他们会集体纠正。

  5。游戏“寻找朋友”。

  1。展示 6 件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纸板背心,并让孩子们分别说出背心的颜色。

  2。首先,请3个孩子上前,分别穿上红、黄、绿色的背心。然后让 3 个孩子也穿上红、黄、绿色的背心,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优越的。

  3。老师讲解游戏规则:两个穿着相同颜色背心的小朋友是好朋友。现在,请问台上的三位小朋友,找到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吗?将他带到前面并与他交谈。他手牵手站着。

  4。老师和其他孩子一起唱了歌曲《找朋友》,台上的三个孩子正在寻找朋友。

  5。活动评价

  6。游戏“在三角形里找妈妈”。

  1。对话:有一群三角宝宝找不到妈妈。请帮助他们找到妈妈!

  2。给每个孩子一个小三角形,并要求孩子们告诉他们的同伴他们的三角形的颜色。

  3。老师展示了红色的大三角形,并扮演妈妈的角色,叫红色三角形的宝宝回家。请把红色小三角宝贝拿出来放入红色盒子里。老师拿着一个红色的大三角巡逻,引导孩子们分类。

  4。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玩黄绿分类游戏。

  7。活动结束了。

教学反思:

  这项活动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中,我借用了卡通图片、头饰等辅助教具,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强了活动的效果。乐趣。活动中,我全程设计了各种游戏,引导孩子们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游戏活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环境,让他们在看、玩、学的同时,不自觉地对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了识别和分类。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充分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种花》有反思

活动目标:

  1。可以帮助根据颜色标记对花朵进行分类。

  2。学习根据点来匹配花朵。

  3。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能够表达完整的句子。

  4。培养目视检查和判断能力。

  5。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制作一个花园场景并添加颜色标记,绘制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放置点。

  2。幼儿已经了解了各种颜色和各种符号的花朵。

  3。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几朵花,每个人都有一个礼盒来盛花。

活动流程:

  (1)讨论活动

  1。简介 今天吴耀明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找张小椅子,打开礼盒看看?

  2。与孩子讨论哇!我有很多美丽的花!有红色和黄色的。

  你还可以和好朋友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多少朵?”

  3。请告诉一些孩子关于孩子A:我有红色的花,三朵!还有两朵绿花!

  小朋友B:我有一朵黄花,三朵蓝花

  (2)认识花园我们很高兴收到这么多美丽的花!

  如果就这样放着它们,它们就会枯萎,那太可惜了。这里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可以种花吗

  (3) 种花

  1。认识标记。我们来看看这个花园是什么样子的?那是什么?

  我们养花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孩子们:这里有红色标记、绿色标记、黄色标记、蓝色标记。

  老师:这些标记是做什么用的?他们告诉我们什么?

  孩子们:我们可以在标有红色的地方种红色的花。

  老师:绿色的花该种在哪里呢?

  孩子们:把绿色的花种到绿色标记的地方。

  总结:对了,我们需要看看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然后把这朵花种在和它颜色相同的地方。

  老师:你在花园里还发现了什么?

  孩子们:我发现有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小朋友:正方形里有三个点,三角形里也有点。

  老师:对了,这些形状里有点。这些点是种植花卉的标记。那么猜猜,这些花要怎么种呢?

  孩子们:用一点种一朵花,用两点种两朵花。

  让孩子们演示如何在花园里种植老师的花。

  总结:我们种花的时候,要先找出你的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然后数一下这个颜色的花有多少朵,有多少个点就有多少个。如图,最后就种花了。

  2。儿童手术

  (4)观花,向小朋友检查花种得是否正确。

  (周五)活动结束

  我们小朋友种的花真漂亮,有红的、绿的、黄的、蓝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来看看吧!

教学反思:

  小班的孩子可以借助可触摸、可体验的面团进行有趣的操作活动。非常适合农村幼儿园,也有利于改变单一、封闭的课堂教育形式。为此,扩大底层结构活动中制作的小粘土花,有效开展高结构活动,可以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不同的新体验。本次活动“种花”就是扩充材料,让孩子在数字的情境运算中尝试使用AB模型进行排序。

  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逐层引入问题场景的方法。比如,一开始,老师领着孩子们来到小花园,问:“你们觉得小花园怎么样?谁飞到这里来了?哎,他怎么又飞了?”走了吗?”大胆表达了孩子们对春天的各种感受,帮助孩子们融入各种春天的体验。

   随后老师和孩子们的讨论中:“你知道蝴蝶女孩最喜欢什么样的花园吗?”激发了孩子们定期植花的想法和兴趣。然后,通过幼儿的个别演示和操作材料的讲解,每个孩子都能清楚、正确地理解常规花卉种植的要点。然后,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老师提供的各种材料进行互动(平日里,孩子们会在区域活动中塑造自己的技能)。各种小花和图案卡、小花盆等),充分给每个孩子大量的实践操作机会。同时,孩子们在利用AB模型排序帮助蝴蝶搭建花园的过程中,还改进了按颜色、大小、类型种植花卉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游戏场景中自主探索和实践,实现活动目标。最后环节,孩子们通过歌舞自由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也帮助孩子们发展了各项能力。

5。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比较异同》有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一”和“多”。

  2。通过实践活动体会“1”与多的关系。

  3。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4。培养孩子边操作边讲故事的习惯。

  5。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小猫、小狗、小鸡、鸭子的卡片,每种动物卡片需要 5 张。

活动流程:

  1。感知“1”

  1。对话引导:

  (1)老师:“小朋友,你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2)孩子可以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

  2。老师出示小动物卡片(为每个小动物拿出一张卡片)。

  (1)将卡片按顺序粘贴在黑板上。

  (2)提问:“老师这里有很多可爱的动物,你喜欢哪一种?”

  (3)引导幼儿说出图中小动物的名字,如:猫;一只小狗。

  (4)老师依次举起小动物卡片。孩子们一一说出动物的名字后,老师带领孩子们总结:它们都是一。

  2。感知“很多”

  1。老师展示小动物卡片。

  (1)将动物卡按顺序排列,将一只小动物贴在一侧,将剩余的所有动物卡贴在一侧。

  (2)老师:“小动物们都想和小朋友玩,看!他们来了,很多小动物来了。”

  2。 “1”和“很多”的区别。老师举起一张动物卡片,强调说“一只猫”,并指着黑板上所有的小猫卡片说“很多猫”。重复几次并引导孩子说出来。

  3。 “1”与“多”之间的听觉辨别

  1。剧情简介:“小猫很高兴见到你,它想给小朋友唱首歌,仔细听,她唱的是什么?”

  2。老师拿起小猫的卡片,模仿小猫的喵叫声,“听!小猫喵了一次,喵……”老师多次模仿小猫的喵叫,“听!小猫喵了很多次,喵……喵。” ..喵”

  3。请小朋友模仿鸡、小狗、鸭的声音,并多次叫声。

  4。实际操作

  对“1”的感知,很多老师先把一些1和许多的物品或图形卡片放进一个盒子里,让小朋友从盒子里拿出一张卡片,看上面是一个还是多个。如果孩子在操作中遇到困难,老师会及时指导。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参与热情很高。就整个活动设计而言,安排非常科学合理。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参与计划,让他们自己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他们能够理解、分析、比较。可以说,孩子是可以独立发展的。如果我再教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在第三个环节和活动的最后找出哪些是一,哪些是多。继续沿用秋游故事贯穿始终,并设计一个小游戏,而不是使用一些简单的图片。这样孩子就会更有动力,目标也会更好地实现

6。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乌龟过桥》有反思

【活动目标】

  1。比较游戏中的高低,并尝试用文字描述。

  2。感受模仿小乌龟游戏的乐趣。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集体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两个三个不同高度的长凳(每个高度的长凳上都贴一张颜色的便利贴)

  2。一个小篮子上有一只红猫的图片,一个小篮子上有一只黄猫的图片;一个玩具篮,上面有红房子和黄房子的图片。

  3。一些红色和黄色的小鱼积木。

【活动流程】

  1。爬小桥(对比两座桥)

  老师引导孩子们模仿小乌龟的动作。

  老师展示小红猫的篮子,并引导孩子们为小红猫抓小红鱼。要求:爬到小桥下,每人抓一条小红鱼,然后回来喂给小红猫。

  -----问:爬这两座桥有什么不同?哪座桥比较难爬?

  总结:红桥较高,黄桥较低。

  老师展示小黄猫的篮子,引导孩子们为小黄猫抓小黄鱼。

  -----问题:蓝桥和黄桥相比,谁高谁低?

  总结:蓝桥高,黄桥低。

  2。连小桥(比较三座桥)

  ----问题:刚才是红桥,现在是蓝桥。那么这三座桥放在一起,谁最高呢?

  老师把蓝色的长凳移到一侧,放在红色和黄色的长凳之间。

  -----问题:你现在看到了吗?谁最高?谁最低?

  总结:比较高度时,将两座桥靠近一点,就可以知道谁高谁低。红色桥最高,蓝色桥较低,黄色桥最低。

  3。走在小桥上

  老师:这么漂亮的桥,走在上面会是什么感觉?让我去散步吧。

  -----问:当我从这里走的时候,我会走得越来越高吗?还是越来越低?

  老师示范从红桥走到黄桥,边走边背儿歌:小乌龟,走小桥,走得越高,走得越高。老师再请一名幼儿示范,并带领所有幼儿一起背诵儿歌。

  -----问题:桥越来越高了。如果我们想再建一座越来越低的小桥,这里应该放什么颜色的桥呢?

  老师让孩子们帮忙把红色长凳和黄色、蓝色长凳连接起来。

  老师带领所有的孩子走过第二座桥,同时朗诵儿歌:小乌龟,走在小桥上,越往下走,越往下走。

  总结:我们从最高的桥开始,越来越低。

  老师展示了红猫和黄猫的家,它们被放置在两座桥的一侧。请孩子们帮助小猫把鱼带回家。请孩子们走过两座桥,边走边背儿歌,把手中的小鱼送到小猫家。

  《乌龟过桥》在本次活动中,老师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了模仿小乌龟的乐趣,还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比对自己的能力,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让孩子们发展。那么,对于这次活动,老师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根据以下三个问题来分享。

问:

  1。此次活动针对的孩子主要比较能力有哪些?

  2。请您分析一下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

  3。请举例说明孩子在户外玩大型运动器材时可以积累哪些空间认知经验?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门非常享受的课程,因为整个活动中有大量的游戏时间,小朋友有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为了让孩子们真正理解这个内容教学活动中,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7。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前后》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见面前后

活动目标:

  1。学会关注自己和物体,理解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孩子可以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面和后面。能够使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达,并能准确读出单词的读音。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反应能力。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准备活动:

  1。猫军士头饰1个,白猫军士头饰数个(与孩子的数量相同),“独耳”老鼠头饰1个。

  2。纸做的老鼠几只(数量与孩子中男生的数量相同)。

  3。玩具若干(数量与儿童中女生的数量相同)。

  4。一座大房子和一棵大树各一个。

  5。创造一个活动情境:在半个教室里放置一棵树、一座房子和五六个积木。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6。让每个孩子都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活动流程:

  1。引起兴趣:

  (1) 对话引导进入游戏并分配游戏角色。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察局长的故事吗?你喜欢谁?今天,老师丽将饰演黑猫警察局长,小朋友将饰演白猫警察局长。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2)电话铃响了,警长接听。警长:我刚刚接到小朋友的电话。许多老鼠来到我们的教室偷小朋友的玩具。请白猫警官帮忙寻找玩具。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察的一切行动都必须在局长的指挥下。你能完成任务吗?

  2。引导孩子学习方位词。

  (1) 老鼠非常狡猾,躲在各个地方。我们首先要侦察敌人的情况。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看老鼠藏身的地方,记住它,然后回来报告你发现老鼠的地方。

  (2)警长的示范。

  (三)要求个别警察进行侦察,通报敌情。该请求将显示:在某物前面(后面)发现了一只老鼠。

  3。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方位词。

  (1) 让你的警察哥哥去捉老鼠,而你的妹妹在一旁看着。要求记住老鼠是在哪里被抓到的。抓到老鼠后,告诉姐姐警察在前面(后面)哪里抓到了老鼠。 (正确的予以肯定,错误的予以纠正)。

  (2) 老鼠被抓住了。现在请你的警察姐姐把玩具拿回来。找到一个玩具并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它的。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前后方位词)

  4。进一步理解和使用方位词。刚才,白猫警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警察XX和XXX。但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朵”却逃脱了。你想抓住它吗? “一只耳朵”非常狡猾。要想抓住它,你必须首先练习你的技能。

  (1)听从指挥,让警察躲到椅子后面;来到椅子前面;向前迈出一步;退后一步;弟弟来到酋长面前;妹妹走在酋长的后面。

  (2)驾驶三轮摩托车前往现场。三分之一的幼儿是摩托车司机。此外,孩子们按照警官的指示,在司机的前面或后面排队。三人一车开往捕鼠现场。

  (3) 分配任务。一些警察躲在大树后面;一些警察躲在大树前;一些警察躲在房子后面;一些警察躲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警察被要求留在各自的岗位上并保持沉默。

  (4)抓住“一只耳朵” 老师扮演的另一只大老鼠“一只耳朵”出现了,四处张望。警察局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察们冲上前去,抓住了大老鼠。送上军事法庭。

  5。游戏结束了。特警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后,我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为了不让整个过程显得太乱,我去寻找玩具、抓狼的时候并没有邀请所有的小朋友,而只邀请了几个。因为太紧张,错过了一些环节,让整节课显得太简单、太短。评课时,领导和老师提出的错误和建议似乎对这堂课很有用。通过评估,这个班级已经更加清晰了。感谢领导给我这次机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

8。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轻重》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有重。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感知和辨别物体的重量,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说出:××是轻,××是重。

  3。学会整理操作资料,保持桌面整洁。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孩子相互配合、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体验准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太沉重。

  2。材料准备:

  教具:玩具卡车两辆,玩具秤一台。实物: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件、棉花、积木、玻璃球。

  学习工具:每个孩子一本书,每组一支笔;每组一个秤,一篮子实物(纸团、积木、铁片、雪花、棉花、积木、玻璃球等)。

【活动流程】

  1。看看、掂量一下,感受一下货物的重量。

  展示两辆一模一样的大卡车,上面分别贴有大大小小的橡皮泥,引导孩子观察猜想:卡车上运输的两类货物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重?哪一个更轻?

  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称一下,然后说:哪个物品更重?哪样东西比较轻?

  将棉花球和玻璃球放入车内,让孩子触摸并称重,以正确感知棉花球和玻璃球的重量。

  2。观察秤的变化,了解物体的重量。

  展示秤并告诉孩子秤是测量两个物体重量的工具。然后,在秤的两侧放置积木和玻璃球,让孩子观察秤的变化并讨论:秤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秤的凸起一侧意味着什么?天平下沉的一面是什么意思?也可以让孩子观察尺度的变化。孩子们谈论谁更重,谁更轻,然后在秤上演示,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物体的重量。

  出示大橡皮泥和积木,让孩子们猜谁更重,谁更轻。然后请孩子上来,将橡皮泥和积木放在秤的两侧,带领孩子进一步认识物体的重量。

  3。儿童操作活动:

  看图辨别重量: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并讨论:图上是什么?想一想:哪个更重?哪一个比较轻?你怎么知道?让孩子们把重物围成圈。

   区分重量和重量:让孩子一次玩篮子里的两个物体,称一下它们的重量或在秤上称一下,感觉两个物体的重量,并说:××是轻的,× × 很重。

  4。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用书》P9,并让个别小朋友大胆说出谁轻谁重。

  鼓励孩子大胆谈论他们同时玩的两件事,哪一件更重要?哪一个比较轻?提高幼儿操作活动的兴趣。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抓住这个理念,让孩子们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以游戏的形式轻松理解和理解学习内容。班上的气氛也很活跃,发言也很积极,很好地达到了计划的活动目标。

9。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点点虫虫飞》有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5个以内的数量,能够根据点卡匹配对应数量的美食图片。

  2。乐于参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孩子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4。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有一条胸前有口袋的绿色围裙,供孩子们穿着装扮成毛毛虫,还有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对应的食物小图片,一本根据故事改编的大书(附后), 1-5点卡,毛毛有几张昆虫贴纸和纱巾,还有欢快的音乐伴奏。

  活动流程:

  1。游戏介绍--刺激者: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来草地上玩吧!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老师和同学们模仿毛毛虫在草绿色的地毯上快乐地爬行、嬉戏。老师不时用头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头,或者用脸轻轻地靠近孩子脸上,大声打招呼:“你好!”“你真可爱!”……在老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也高兴地互相碰头碰脸,整个气氛轻松、快乐、友善。 .)

  2。寻找食物-感应5

内的数量

  1。师:宝宝们是不是有点饿了?我们去找点东西吃吧。

  老师和学生们在草地上爬行寻找食物。老师依次把小图画撒在场上(一个苹果,一两个梨-+三个香蕉-+四颗葡萄和五片叶子)。根据场地上儿童聚集情况,小图可不断变换方向,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数到了几个吗?

  老师:这些好吃的快吃吧。 ——孩子们“啊啊啊啊”把画放进胸前的口袋里。

  (老师通过集体和个人提问,引导孩子用手和嘴一致观察和数出图中食物的数量,并鼓励孩子大胆发言。在这个环节,老师重点关注能力较弱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准确数出图中食物的数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3。欣赏故事——拓展你对数量的理解

  1。师:让宝宝们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孩子们围坐在老师身边)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虫。它也出来寻找吃的东西。它发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2。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大书,让孩子们通过看、说、数、猜来巩固对数量的理解。

  (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图画深深吸引了孩子们。老师适时的提问——“毛毛虫发现了什么?”“有多少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不断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让孩子的注意力始终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

  4。点卡找朋友——匹配相应数量的食物

  1。老师(出示点卡,点的数量代表天)

  2。经营活动。每个孩子拿一张点卡,将口袋里的小图片按照数量与卡上相应点下方的空格相匹配。 (图片反面贴有双面胶,操作时孩子只需撕掉面巾纸即可将图片粘贴到纸板上。)

  3。活动评价。表现正确的小朋友将毛毛虫贴在额头上作为奖励。在同伴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任务的孩子们还在额头上贴了毛毛虫贴纸以示鼓励。

  5。毛毛虫变成蝴蝶-感受幸福

  1。老师:毛毛虫吃饱了,就找到一片叶子,趴在上面睡着了。当他醒来时,毛毛虫的腿不见了,长出了一双美丽的翅膀。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2。师:你想变成蝴蝶吗?让我们也躺在草地上打个盹吧。 (老师校长和助理悄悄地把纱巾放在孩子背上,并把围裙脱下来。)

  3。老师:宝贝,醒醒吧!你长出翅膀了吗?

  (孩子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真的长出了“翅膀”,随着音乐的响起,师生们一起挥舞着“翅膀”飞出了活动室。) 附故事:毛毛虫 一条绿色的毛毛虫。爬呀爬,它饿了,想找点吃的。

  第一天,它看到一个红苹果,就大口吃了起来。

  第二天,它发现了两个黄梨,“啊呜啊呜”地吃了起来。

  第三天,它发现了三颗紫葡萄,“啊呜啊呜”地吃了起来。

  第四天,它又发现了四块棕色巧克力,一边“阿明、阿欧”一边吃。

  第五天。它找到了五片绿叶,“啊啊啊”地吃了起来。

  毛毛虫的肚子不再咕咕叫了。它高兴地趴在叶子上说:“我要做个茧,把自己裹起来,好好睡一觉。”几天后,毛毛虫醒了。它的腿消失了,长出了一双美丽的翅膀。它说:“我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了解到孩子们的数学能力非常薄弱。为了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我计划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加入更多的游戏,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玩得开心。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独立探究能力。

10。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水果分类》带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更多的是通过对物体外部特征的直接感知,逐步获得认知经验的。深秋的到来,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水果,刺激着孩子们的视觉。《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利用当季且幼儿常见的水果作为教育资源,为幼儿认知、学习提供最直接的活动教材,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想法,因此我设计了《水果分类》这节课,让幼儿根据水果的名称、颜色等特征,初步学习分类,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及动手、动脑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水果的名称进行分类。

  2.学习用“把××和××放在一起”大胆表述分类结果。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并正确说出名称。

  2.苹果、香蕉、梨、火龙果、葡萄水果卡片,分类篮若干3.环境创设:创设水果店情景。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师: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吗,你们认识她吗?(兔小姐),对了,就是兔小姐,她新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一起去她的水果店看看吧!

  二、 幼儿观察水果的摆放规律师:你们仔细看看,兔小姐店里的水果是怎么摆放的?(按照水果的种类,把一样的水果摆在一起),你们听:谁来了?猪爸爸来买水果了,哎呦,猪爸爸肚子太大了,不小心把水果架碰倒了,兔小姐的水果倒了一地,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把水果放好吗?但是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一种本领,把一样的水果放在一起,你们能行吗?我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用水果卡片试试看。

  三、 个别幼儿尝试按水果进行分类师:这两个小朋友先用我们的水果卡片试一试,看看他们能不能把水果分好,注意要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层水果架上。

  小结:你们看,他们分的对吗?请某某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他们用“把××和××放在一起”),对了,只有学会把相同的水果卡片放在一起,兔小姐才会请我们去帮忙,现在其他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先来看看我们的材料。(介绍操作材料)

  四、 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在试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1. 等会你们自己选择一张桌子操作,如果发现篮子不够了,你就选择其他的桌子操作。

  2. 每个小朋友一篮水果卡片,你们要把水果分到桌子上的水果篮里面。

  3. 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后马上回到位置上。

  教师讲解:我们来看看这组小朋友分好的水果卡片,分对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五、 游戏结束—水果宝宝分类排队

  师:小朋友都已经学会分水果的本领了,那现在我们准备出发去兔小姐的水果店帮忙啦!请身上贴着苹果图案的小朋友站在这里,贴着香蕉图案的小朋友站在这里,我们出发吧!

活动反思

  这节小班《水果分类》,我的目的是孩子们在已经熟悉掌握各种水果名称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分类。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一个他们熟悉的动物情境:兔小姐开了一家水果店,她的水果摆放的特别整齐,但却被后面来的猪爸爸给碰倒了,由此引出让幼儿帮兔小姐的水果分类,孩子们也很乐意帮忙。在过程中,我先请了几位幼儿上来个别操作,本来我以为把三种水果进行分类,而且还是孩子们熟悉的苹果、香蕉和梨,对他们肯定没难度。结果他们上来操作时孩子们还是弄错了,由此我想到,孩子们虽然熟悉水果,但对于分类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操作起来会有难度。接下去的集体操作过程中,我投放了五种水果,由于小班孩子刚进园不久,对于上课的常规不是很清楚,所以出现了不是人手一份材料的情况,我在过程中马上引导他们要自己独立拿一篮水果进行操作。在最后的检验环节,我发现有一组小朋友好几种水果放错了,他们虽然认识水果,但在分类过程中会出错,因此我在接下去的时间里,重点会进一步加强孩子们对于分类概念的掌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符合。

11、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的朋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我的朋友

活动名称:

  我的朋友(垃圾归类)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标记。(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

  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2、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做颜色标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制作颜色标记。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二色圆片6个(3个红片,3个绿片。),方格2个,彩色笔,制卡纸。学具第一、二组:人手1盘三色花片(3个红片,4个绿片,3个蓝片。),每人1个计算盒,彩色笔若干支,卡纸若干张,第三。组:人手l套图形片(见图二),每人1个计算盒,大小、形状、颜色标记物每人各6个,操作卡片2、3;第四组:人手l套塑料小动物(3种,数量分别为1,2,3。),每人点卡3张(数量分别为1,2,3。)、计算盒1个,操作卡片1l;第五组;人手1张实。物排序材料纸及实物卡片(4张,见图三。),操作卡片13。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按颜色特征分类。

  出示圆片,“这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二个方格,“这两间房子是片片的家,谁会把片片送回家?相同的片片要住在一起。一边送要一边说:什么片片我送你回家,什么片片和什么片片住在一起。”请个别幼儿在绒板上操作。“谁能说说这两伺房子里住的都是什么片片?”(红片片,绿片片。)

  (2)学习制作颜色标记。

  想想给每间房子放一个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这里住的是什么片片?”指红片片、绿片片,“谁来做这个标记?”帮勘个别幼儿用红色笔、绿色笔在卡纸上涂色,(见图一)“这是什么标记?送给谁?表示什么意思?”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为花片做标记。

  “把相同颜色的花片放在一起,看看是什么颜色的花片就做什么颜色的标记。一边送标记,一边要说:什么色花片,我送你什么色标记。”

  第三组,送片片回家。

  “把相同的片片放在一起,再为片片找标记,一边送标记一边说:什么色片片,我送你什么色标记。”

  第四组,给动物送点卡。

  

“先把相同的动物放在一起,按每种动物数目的多少排队,再给动物送点卡,边送边说:几只动物送几的点卡。”

  第五组,给卡片排队。

  “先说说材料纸上前面的卡片是怎样排队的?后面接着应该排谁了?卡片排完后,再从前到后地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的。”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重点观察第一、三小组小朋友的活动情况。

  3.活动评价。

  (1)展示个别幼儿制作的颜色标记,从正确与否和涂色方法两方面来讲评。

  (2)对边操作边大声讲述操作内容的幼儿给予鼓励。

小班数学:

  长短排序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四个物体的序列。

  2.培养幼儿能用语言讲述排列的顺序。

活动准备:

  教具长短不一的绿色纸条4根,标记图1张。

  学具第一、二组:长短不一的冰棒棍人手4根,(或长短不一的铅笔4支)每人1张标记图,操作卡片4、5;第三组:人手3张点卡(分别为I,2,3。),每人三色花片1盘(数量分别为1~3,如:1红片,2蓝片,3黄片。),每人1个计算盒,操作卡片11;第四组:人手1套动物卡片(§张,数量分别为1~3,如。1头猪,2头牛,3只羊。),每人1个圆点印章j计算盒,印泥2盒,制卡纸若干张,操作卡片12;第五组:人手l张实物排序材料纸(见图一)、实物卡片4张,操作卡片13。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出示四根纸条,‘‘这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哪根是长的?哪根是短的?用什么办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把两根放在一起比一比)“比的时候,要把两根纸条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根长,哪根短了。”出示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这几根纸条排队?想想哪根纸条应该排在最前面,哪根纸条跟在它的后面,要把这几根纸条排得很整齐,一边排一边说:什么样的纸条请你排在最前面,什么样的纸条请你跟在后面。”请个别幼儿在绒板上操作。“请大家说说他是怎样给纸条排队的_?”(最长的,长的,短的,最短的,或者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给冰棒棍,给铅笔排队。

  “先把盘子里的冰棒棍、铅笔都拿出来,比比它们哪根长,哪根短,再把它们放在红线上排队,排好以后,从前到后地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第三组,把相同的花片放在一起。

  “看看盘子里的花片有什么不同,把相同的花片放在一起,数数每样有几个,再按数目的多少有顺序地送它们回家。然后再给花片送点卡,一个花片送1的点卡,边送边说……,最后说说;几个什么花片送你几的点卡。,.

  第四组,给动物排队。

  “请你按卡片上动物数目的多少排队,再印圆点送给动物,最后说说:几只动

  物,送你几的点卡。”。

  第五组,接着给卡片排队。.

  “先说说材料纸上前面的卡片是怎样排的,接着往下排,想想该是谁了,把卡片排完。再从前往后地说说卡片是怎样排的。”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排序活动,看幼儿能否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列,并说出排列顺序。‘

  3.活动评价。

  展示铅笔排序的活动,请大家说说是怎样排的,体验排列的顺序和队列的整齐。

小班数学:

  感知5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照数量进行匹配,体验5以内的数序。

活动准备:

  教具动物卡片5张(数量为3~5,4,5各2张。),教育挂图5。

  学具第一组:人手1个计算盒(按1~5的顺序将动物卡插在计算盒上,见图一。),同色花片1盘(16片),操作卡片12;第二组:人手1个计算盒(按1~5、的顺序将点卡插在计算盒上,见图二。),同种木珠每人l盘(16粒),操作卡片11;第三、四组:人手1套小玩具(3种,数量分别为3~5。),圆点印章每人1个,计算盒每人1个,印泥2盒,制卡纸若干张;第五组:人手1张涂色材料纸(见图三、四),彩色笔若干支,操作卡片14。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出示五张动物卡片,“绒板上有什么?每种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手指动物逐一点数,说出总数。“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只动物?”教师带领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这五张卡片中有哪几张卡片上的动物数目是老师以前没有和小朋友一起点数过的?(4、5)今天,我们学习了点数数量是4和5的动物卡片。”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给卡片送玩具。

  “先从前到后地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的,再给卡片上的动物、圆点送花片、送木珠,一只动物送一个花片,一个圆点送一粒木珠。最后还要说一说:几只动物送你几个花片或者几个圆点送你几粒木珠。”

  第三、四组:给玩具做点卡。

  “把盘子里相同的玩具放在一个格子里,数数有多少,给每种玩具做一张点卡表示它的数目,圆点要印得圆圆的,不要挤在一起,最后说说:几个玩具用几的点卡来表示?”

  第五组,按点数涂色。

  “这组活动是给水果涂色,材料纸上印了几个圆点就给几只水果涂色。最后还要说一说;几个点,给几只水果涂色。”

  3.活动评价。

  展示一份第一、二活动小组幼儿的活动材料,请幼儿说说卡片是怎样排的?(体验1~5排列顺序)怎样给卡片送玩具的?(按卡片上的数目匹配相应的数量)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3、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好玩的轮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好玩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4、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图形分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游戏中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

  2.乐于帮助图形宝宝和鸡妈妈,体验成功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图形宝宝(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图形宝宝的家

  3.各种图形钮扣(形状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筐子盒子若干。

  4.猫妈妈猫宝宝胸饰。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猫妈妈,幼儿演小猫,引起幼儿的兴趣。

  放音乐《大猫小猫》,猫妈妈带领小猫们听《大猫小猫》音乐做动作进入教室。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复习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1.播放哭声录音

  提问:宝宝们,谁在哭呀?猫妈妈寻找哭声的来源,原来是图形宝宝在哭,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宝宝吗?引导幼儿说说。(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原来是图形宝宝迷路了找不到家,宝宝们能帮帮他们吗?愿意帮助图形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吗?(出示三幢房子)

  3.圆形宝宝说,他家房子的窗户是圆圆的。

  (宝宝们找找看,哪个房子是圆形宝宝的家,请你把他送回家。)

  三角形宝宝说,他们家的房子的窗户是三角形的。

  (谁愿意送三角形宝宝回家?)

  正方形宝宝说,他家的房子的窗户是正方形的。

  (教师和幼儿共同送正方形形宝宝回家)

  4.师:我们把图形宝宝送回了家,图形宝宝说要谢谢我们,小猫们应该怎么说呀?(不用谢)你们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宝宝。

  三、幼儿操作帮鸡妈妈分钮扣

  1.猫妈妈在家突然电话响了,猫妈妈接电话。

  师:刚才“鸡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她的纽扣厂工作太忙了,想请我们小猫去纽扣厂帮忙,你们愿意吗?”

  2.鸡妈妈厂里生产的纽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都混在了一起,宝宝们愿意去帮鸡妈妈把纽扣按形状分一分吗?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钮扣。(引导幼儿说出:圆形钮扣、三角形钮扣、正方形钮扣)

  3.教师示范:什么形状的小筐放什么形状的纽扣。

  4.幼儿操作:幼儿6人一组,一个桌子上6个盒子,3个小筐,帮鸡妈妈把纽扣送入盒中,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进行分类。

  5.猫妈妈检验讲评

  宝宝们看这是我们刚才帮鸡妈妈分的纽扣,谁愿意上来看看,我们有没有分对啊?<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请一名幼儿上前检验)

  宝宝们真棒,帮鸡妈妈正确的分好了纽扣。鸡妈妈要谢谢你们,你们该怎么说啊?(不用谢)

  四、结束部分

  1.我们帮鸡妈妈分了纽扣,你们开心吗?鸡妈妈厂里以后还会生产许多许多纽扣,我们以后再去帮她分纽扣好不好?

  2.带小猫跟着音乐离开教室,结束活动。

  看,我们把图形宝宝送回了家。

  我们正在帮鸡妈妈分钮扣呢!看我们认真分得多认真!

  活动反思:

  《图形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15、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动物宝宝去春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和动物宝宝去春游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照数量对应取物,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愉快心情。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若干、挂图、数字点卡、小礼物若干等。

活动过程:

  1、认识动物宝宝,说出它们数量。

  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春游》。请出去参加春游的动物宝宝们和小朋友认识,然后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每种动物宝宝的数量,并用动作表示出来。(如,一只猫就学小猫叫一声,两只小狗就学小狗叫两声)

  2、和动物宝宝去春游:

  让全体幼儿唱着《春天》的儿歌,做着小律动,开始出发去春游。引导幼儿说出春天有什么景物,然后出示《春天》的图画,让幼儿看画面上有些啥?(一个太阳、两只小鸟、三棵小树、四朵花儿)。

  3、游戏比赛:

  小朋友欣赏了美丽的大自然,为了让大家尽兴,请动物宝宝和小朋友来进行一场比赛。请幼儿分组比赛送点卡,看谁送点卡又快又准。

  4、春姑娘送礼物:

  春姑娘特别欢迎小朋友和动物宝宝来到大自然中,为了表达她的谢意,她要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份小礼物,但小朋友需凭点卡票获得相应的礼物(幼儿操作:每一位幼儿按点卡取相应的小红花或小绿叶)

  5、小结:

  小朋友今天玩得开不开心呀?你们欣赏了美丽的大自然,收获了春姑娘的礼物,还认识了这么多动物宝宝。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16、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筐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2、捡石头——能数量捡石头

  1)听口令捡石头

  2)听拍手声捡石头

  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

  (第一次让幼儿捡石头的环节中老师给了幼儿多种的刺激,通过听口令、拍手、小铃的声音等不同的方法来让

幼儿捡相应的石头。然后又让幼儿自己数数捡来的石头一共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控制在6以内。使的幼儿能数的清楚、正确。然后让幼儿根据石头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类,使得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了解,又为下一环节的捡石头奠定了物质的准备。)

  3、分类

  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

  4、捡石头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捡不同的石头

  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

  (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捡石头,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同的石头,主要是为后面的排序作好准备。由于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

  (三)铺路

  1、幼儿自由铺路

  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

  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

  (用石头铺路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有了前面对石头特征的了解的铺垫,因此在幼儿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是按照大的石头排好再排小的石头,有的幼儿则是先排光滑的石头再排粗糙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方法拍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光滑粗糙间隔的方法拍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自由铺路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们把好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让幼儿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图示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图示来进行对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提升,让幼儿学习间隔的排序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显得着急了点,如果在提升的时候能更仔细、详细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

  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

  (最后通过回忆在梅苑公园走石头路的经历,再次激发幼儿走石头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感知石头特征的基础上,学习按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的一个数学活动.其中也整合了数学中的一些数量,分类等内容.

  在这个活动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头,老师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特征的石头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角.石头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是幼儿十分很感兴趣的东西.通过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幼儿对石头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同时也得到了数学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老师所提供的石头数量应该更加充足,这样在幼儿排序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的补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头.

17、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三角形》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 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快思.教案网出处!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 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6、幼儿操作。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18、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动物母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一”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口手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重点】

  会手口一致的数5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动物母子》。

【活动过程】

  1、“宝宝找妈妈”游戏: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图片中有许多动物宝宝,它们的妈妈时谁呢?请你们来给它们找一找。”

  (2)幼儿移动动物卡片,为不同的动物宝宝找妈妈。

  (3)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的正确性。

  (4)引导幼儿感知:一个妈妈有许多宝宝,妈妈少宝宝多。

  (5)幼儿操作《动物母子》一书上的内容,练习口手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

  2、“动物楼房”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的方法、规则:—“请你们按楼房上的标记,将动物宝宝和妈妈都送回到自己的家中。”

  (2)教师示范游戏的方法,边送动物宝宝回家边口手一致地数数。

  (3)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

  (4)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的正确性。

  (5)引导幼儿感知:一座楼房许多动物。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9、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排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发现物体ABB的排列规律。

  2、尝试将物体仿照ABB的规律进行排序,知道接着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操作单页。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去小兔家玩"导入活动。

  小兔做客,引起兴趣。

  出示课件:咦,谁来啦?(小兔)。小兔要搬新家了,今天,小兔邀请了小动物们去它家里玩。(出示课件)它提着蓝子准备去草地上摘些花把新房装饰的更漂亮。

  二、探索、发现规律。

  1、小兔来到草地上,看见许多的花,它可高兴了,咦,它看见前面的花特别的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花?“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这些花是怎样长的?你发现有什么规律?我们也一起看看这些花是怎么排序的。(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老师小结:这些鲜花是按照一朵红色,两朵蓝色,一朵红色,两朵蓝色的规律交替的排列着。所以显得更漂亮。

  2、小兔摘好的花往家里走去,哈,一群可爱小鸡拦住了小兔的路,看,小鸡真听话,一个一个的排着队,我们一起来看看?你发现这些小鸡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呀?

  (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小结:原来这些鸡是按照一只母鸡两只小鸡来排列的。所以显得队伍很整齐。

  3、小兔走到一棵枫树的下面,看见有枫叶在往下掉。

  小兔就想:要是枫叶也像小鸡一样排好队来往下掉就好了。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想想怎样让枫叶也排整齐队呢?

  (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这些颜色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小结:我们从左往右看这些枫叶是按照一片红色枫叶,两片绿色枫叶有规律的排列出来的。

  4、小兔买了许多的棒棒糖请小动物们吃,小兔把棒棒糖摆好,等小动物们来了就能看见小兔买了棒棒糖给它们吃,小兔摆着摆着就累的停下了,这可怎么办呀,还有糖果还没摆好呀。小朋友我们来帮助它把糖果摆好吧。(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把漏掉的补充完整。)三、拓展游戏、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评价幼儿操作情况,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排序指的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一定的规律排列。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在平时的游戏中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等。

  活动开始,我就用情景导入,米奇妙妙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开始一部分因为我的一些疏忽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上得有点乱,导致部分幼儿知识的掌握不太好。活动中我欠缺教育机智,没有引导幼儿正确用语言来描述规律。

  最后一个环节是熟悉掌握ABAB和ABBABB的排列规律。从几个幼儿上来排队的情况来看,虽然基本掌握了简单的ABAB、ABBABB排列规律,但在按给定规律排序时,因为我的引导不到位,使得幼儿没能按给定规律来排序。这让我明白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关系着一节课的质量。每一环节的小结要清楚明了,帮助幼儿一步步掌握知识,绝对不能忽视。

  没有达到活动目标,但是,他们今天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了材料的特点,感知了物体的规律美,在今后的活动中,他能将今天的收获和感知表现出来,这样就达到了目的。因为今天的孩子都是不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达到同一个标准,只能力求让每一个幼儿主动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20、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3、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1― 10的数字头饰一套,1―10的数字卡一套。

  2、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每个数子都有自己的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的比它少1,后面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找朋友

  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1―10的数字头饰看好戴在头上。"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这个游戏让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

  2、游戏:邻居拍拍手

  每次请10名幼儿游戏,请10名幼儿任意选一张1―10的数字卡片站成一排,教师说:请数字5的邻居拍拍手,这是数字4的幼儿就拍4下手,数字6的幼儿就拍6下手,启发幼儿说出因为4比5少1,6比5多1,所以4和6是5邻居。(游戏继续)

  (这一游戏能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各数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练习生活,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延伸:

  教师把头饰、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填写好准备的数字卡让幼儿从卡片中看出相邻数的规律(单数的相邻数是双数,双数的相邻数是单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展得还算很成功的,大部分幼儿在课堂常规方面表现得都是挺好的,能够初步理解相邻数的意义,并能感知其多1和少1的关系,能够快速回答出10以内的相邻数。但经过家长们的反馈,有部分幼儿课堂常规不是很理想,没有完全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掌握得不够理想,这也是本次活动中本人所忽略的细节部分,所以在下次活动中我一定会特别注意这些细节,让活动目标更明确。在以后的每次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顾及到所有的孩子,让家长们满意。

21、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圣诞礼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理解并掌握方位词"上下""里外"。

  2、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圣诞礼物》

  活动准备:

  1、两棵挂有礼物的圣诞树,几顶放有礼物的圣诞帽。

  2、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内装各种糖果),圣诞老爷爷手套一只。

  3、音乐《圣诞礼物》。

  活动过程:

  一、圣诞节到了 师: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块儿去瞧瞧吧!

  (析:听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进活动室。幼儿可以立即进入过圣诞的情景中。)

  二、圣诞老爷爷的礼物

  1、找找说说礼物在哪里。

  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我们一块儿去找一找,互相说一说吧!

  (析:这不仅给了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幼儿和教师、同伴交流的机会。)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

  (析:这个集体交流的环节不仅要让幼儿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词,还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

  2、游戏:摸摸礼物快回来。

  师:圣诞老爷爷要请你们去摸摸礼物,你们愿意吗?(教师引导幼儿边念"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男孩摸摸树上面的礼物,女孩摸摸树下面的礼物,快回来。"边玩游戏。用同样的方法摸圣诞帽里、外的礼物。)(析:在理解方位词的基础上,师幼共同玩这个平时经常玩的游戏,不仅活跃了气氛,加深了幼儿对方位词的认识,而且增进了师幼间的感情。男孩、女孩分开摸不同方位的礼物,一方面提高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避免了游戏时的拥挤。)师:圣诞老爷爷带来了这么多礼物,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有的藏在里面,有的摆在外面。

  (析:教师结合动作小结礼物所在的方位,直观形象,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3、唱一唱"圣诞礼物"。

  (1)教师演唱"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真好看!真好看!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藏在里面,有的摆在外面,真好看!真好看!

  (析:教师戴上手套装扮成圣诞老爷爷的形象,利用幼儿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重新填词演唱,并加上了动作,使方位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幼儿听得很认真,也萌生了表演的愿望。)

  (2)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演唱。

  师:圣诞老爷爷唱得好听吗?你们想唱吗?那我们一起跟着圣诞老爷爷唱吧!

  4、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礼物。

  师:你们想要这些礼物吗?请你去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礼物。

  (析:看到这些包装精美的礼物,孩子们很想拥有,所以教师设置拿礼物这个环节,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需要。)

  5、与礼物捉迷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礼物捉迷藏好吗?请你把礼物藏起来。

  师:你把礼物藏在哪里了?

  (析:让幼儿自己选一个喜欢的礼物,然后和礼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使礼物和幼儿直接发生关系。幼儿由此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正确运用学过的方位词,说说自己把礼物藏在了什么地方。如可以先请几个幼儿告诉圣诞老爷爷,然后请他们互相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以满足他们表达的欲望。)

  三、打开礼物看一看

  1、摇一摇、听一听,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

  2、拆开包装,拿出礼物,相互说说是什么礼物。

  3、品尝、分享糖果。

  (析:最后环节是本活动的高潮部分,既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延伸活动:

  在日常活动中巩固运用上面、下面、里面、外面等方位词。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但在圣诞节这天不是耶稣的生辰,因为《圣经》未有记载耶稣具体生于哪天,同样没提到过有此种节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罗马神话的结果。

22、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摘苹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能给苹果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

  2、能用语言表达出苹果的特征,用身体语言表达出大和小。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大的红苹果15个 ,小的红苹果15个; 大的绿苹果15个,小的绿苹果15个大的红箩筐1个,小的红箩筐1个。

  2、大的绿箩筐1个;小的绿箩筐1个。

  3、小刺猬的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T: 我是程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来跟你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啊。但是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想跟你们一起玩,好不好啊?我请你猜猜他是谁?他的身体小小的,背上都是刺。是谁啊?(小刺猬)。我们鼓鼓掌欢迎欢迎。

  2、摘苹果

  T: 马上就要过冬了,小刺猬要准备过冬的食物了。;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前面有个苹果园,我们一起帮小刺猬摘苹果,你们愿意吗?”

  3、数苹果

  T: 我摘了很多苹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先数我摘的苹果。看看我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放在椅子上数,示范手口一致点数)一共摘了4个苹果。

  你们也来数数看。待会小刺猬会来问你的。(老师个别指导)

  T: 请你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摘了几个苹果。(请几位幼儿上来数数看。)

  T: 现在再来数数我摘的苹果。数的时候我们要用到我们的手指宝宝,我们把我们摘的苹果放在椅子下面。(把苹果贴在黑板上)

  4、 区分苹果的种类并分类摆放

  T:那你们看看这四个苹果长的哪里不一样吗?(引导幼儿说颜色和形状不一样)原来这两个是红苹果。这两个是绿苹果。那这两个红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吗?一个是大大的,一个是小小的。(拿出大大的红苹果)那这个苹果的名字叫“大大的红苹果”(用身体语言来表示大大的。)(同样出示另外三个苹果,把四个苹果放在手上。)

  T: 我们把摘到的苹果放在箩筐里送给小刺猬吧。我们来看看这些箩筐是什么样子的。(有大大的红箩筐,小小的红箩筐,大大的绿箩筐,小小的绿箩筐)

  T: (出示大大的红苹果)那这个苹果该放在哪里呢?(请幼儿上来放苹果,同样出示另外三个苹果,让幼儿来放放看。)你们真聪明!那我请小朋友把你们的苹果来放一放。(先请一个小朋友来放,然后再请小朋友来放)

  T: 我请四个小朋友来检查一下,小朋友放的对不对?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23、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春天的花》含反思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幼儿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在春风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结合我们班的活动主题“春天真美丽”我们在主题墙上布置了许多不同颜色、名称、形状的花朵供幼儿欣赏,丰富幼儿对花朵的认识,结合这一主题,我们在区域活动中的“美工区”里也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为花朵涂色、装饰桃树、制作桃花等,正体现了我们班的子课题“在区域游戏中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的理念,本次《春天的花》的数学活动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幼儿在巩固颜色的同时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分类,并能将同一种颜色的花朵“种”在相应颜色的花盆里。

  2、会按颜色标记和点子数贴相应颜色和数量的花,并对3以内相等数量的物体进行匹配。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熟悉常见的颜色并能按颜色进行分类活动。

  活动难点:

  会按标记在记录纸上贴相应颜色和数量的花。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大花朵,数量和幼儿人数相等;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盆各一个;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花朵,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

  4、操作架;

  5、记录单,数量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说说看看:我看过的花。

  1、提出问题。

  师:春天到了,小草怎么样了?花儿呢?

  师:你都看过哪些颜色的花呀?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看见过的花。)

  2、展示“花朵”。

  师: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漂亮的花,(出示花朵)数一数有几朵?这三朵花有什么不同?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我先渗透了科学课的内容,让幼儿说说在春天都见过哪些花,然后出示三朵不同颜色的花,引导幼儿观察这三朵花的不同,能说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为下面的环节做准备。)

  二、按花朵颜色分类:花盆里的花。

  1、讨论花朵种在哪里?

  师:花朵是长在哪里的呀?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三个花盆,看看这些花应该种在哪个花盆里呢?

  (引导幼儿根据花盆的颜色,说出将相同颜色的花摆放在对应颜色的花盆里。)

  2、我会摆花。

  师:小朋友的椅子下面也有一朵花,请你把它拿出来,看看是什么颜色的?

  师:请你们把手里的花种到花盆里吧,记住哦,一边种花一边说:×颜色的花种在×颜色的花盆里。

  (师幼共同检查花朵摆放的对不对,一边检查一边说:这里都是×颜色的花。)

  (评析:这一环节我以问题:花是长在哪里的啊?引导幼儿思考。在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我再出示三个不同颜色的花盆,一个红色花盆,一个黄色花盆,一个蓝色花盆,再提出问题:那这些花分别应该种在哪个花盆里呢?再次引发幼儿思考,并鼓励个别幼儿尝试示范贴花,接着请所有的幼儿都拿出自己椅子下面的花,看清楚自己手里的花的颜色,再去贴花,使每位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培养幼儿能按颜色进行分类的能力。这一环节也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三、贴花朵,点物匹配。

  1、出示“贺卡”。

  叮铃铃~~

  师:喂,好的,小朋友们一定会愿意帮忙的,再见。

  师:刚刚春姑娘给老师打来了电话,她请小朋友帮忙做贺卡,你们愿意吗?

  师:好的,那我们来看看这张贺卡应该怎么做呢?(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引导幼儿了解:根据记录单上的点子和颜色标记,贴几朵×颜色的花。)

  2、示范贴花。

  师:谁来试试?按照“贺卡”的要求贴花。

  3、幼儿贴花。

  师:那边还有许多贺卡呢,请你们每人去拿一张,然后坐到位子上看看你的贺卡上要求你怎么贴花。

  (请幼儿回到座位,观察讲述自己拿到的贺卡。)

  师:请你们按照“贺卡”的要求去贴花吧。

  4、展示“贺卡”。

  引导幼儿集体观察,纠正错误,体验活动的快乐。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解决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让幼儿按标记操作记录纸,我首先以春姑娘的“电话”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观察“贺卡”的内容,让幼儿有产生完成“贺卡”的欲望,通过示范操作之后,再引导幼儿独立操作,最后通过集体验证的方式让幼儿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这样一步一步的将难点化易,让幼儿层层吸收。)

  活动反思:

  做为新教师的我,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的。活动中我的语速较快,重复了幼儿的回答,其实应该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教师再进行总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春姑娘打电话的情景创设这一环节中,感觉太突兀了,幼儿都没有反应过来,可以创设另一个情景,比如:春姑娘想请各种颜色的花参加“百花会”,春姑娘想请小朋友们帮她制作邀请函,邀请他们。教师再出示邀请函问幼儿:你觉得这张邀请函,春姑娘想邀请的是几朵什么颜色的花呢?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操作,最后以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春姑娘顺利召开了“百花会”,结束本次活动。这样的情景创设会计较自然,幼儿容易接受。活动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操作活动中也不敢大胆尝试,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以后我会更加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24、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营救美羊羊》含反思

  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要阶段。集合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它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集合非常感兴趣,对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也不陌生非常喜爱,结合《纲要》思想理念,教学融知识与趣味性于一体。因此我结合故事选择了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通过在"挑战灰太狼,营救美羊羊"这个游戏中积极思考想办法,在游戏中初步领会感知集合,最后解救自己好伙伴美羊羊。

  活动目标:

  1.听清颜色和形状的指令,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

  2.在游戏中与同伴一起寻找安全的家,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难点:

  听清颜色和形状指令,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红色和蓝色的长方形、圆形房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游戏听喜羊羊音乐进入活动室,扮演羊进行吃草、喝水等活动并相互问好。

  2.认识房子师:今天羊村里有件大喜事,造了几间大房子,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师小结:我们的家有不同的颜色,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蓝色的。"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我们的房子形状不一样,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

  师:这件事情被一个坏家伙灰太狼知道了,还抓走了美羊羊,我们一起去救出美羊羊吧!

  二、挑战灰太狼

  (一)按颜色躲猫猫

  1.灰太狼去红色的房子里找小羊。

  师:现在灰太狼到红色的房子里找小羊了,我们赶快躲起来吧。(鼓励幼儿提醒找错家的同伴回归队伍)

  2.播放ppt和音乐,幼儿自主进行躲猫猫游戏。

  师:灰太狼在红色的房子里没有找到小羊,那你们躲在哪里?

  师小结:小羊们你们真聪明,不管什么形状,只要躲在和灰太狼颜色不一样的房子里就可以了。

  (二)按形状躲猫猫

  1.灰太狼在长方形的房子里找小羊。

  师:现在灰太狼到长方形的房子里找小羊了,我们赶快躲起来吧。

  2.播放ppt和音乐,幼儿自主进行躲猫猫游戏。

  师:灰太狼在长方形的房子里没有找到小羊,那你们躲在哪里?

  师:不管什么颜色,只要躲到和灰太狼说的形状不一样的家里就安全了。

  三、挑战灰太狼和红太狼

  (一)播放ppt让幼儿观察师:谁要去蓝色的房子,谁要去圆形的房子?

  师:那蓝色的房子、圆形的房子安全吗?那我们应该躲到哪里呢?

  师:灰太狼和红太狼没有找到小羊,那你们在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房子里呢?

  师小结:我们捉迷藏的时候要先看看灰太狼在什么颜色的房子了,再看看红太狼在什么形状的房子了,和他们两个都不一样的,才是最安全的房子。

  四、营救美羊羊师:我们打败了灰太狼拿到钥匙,现在我们一起去救出美羊羊吧!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让幼儿在闯关的游戏中,尝试想办法,营救自己的好朋友。培养幼儿勇敢、战胜困难的品质,体验助人为乐、成功的喜悦。

  这节数学课很有趣,孩子都很投入。在游戏和探索中学习图形。环节组织有序。上完课的时候孩子都围着说:还要再上一次。在营救美羊羊第一关的时候,灰太狼要去红色房子里抓小羊,可有的幼儿还是藏到了红色的.图形里,我看到幼儿找错,我就请其他幼儿帮忙,帮他们找回来。我应该想两种方案,当幼儿找错了,应该怎么办?没有找错,应该怎么实施。课件的动画效果还要在丰富些。

  还是存在不好的地方需要改正,由于课件的录音,在播放时出现了问题。所以中间连接不是很好。师傅和众多老师听完后给我的建议是:上课之前一定要把教具、音乐、图片都检查一下,以免出现问题,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我要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提升我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

25、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大商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分类。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 怎么排的呀?;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商品,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26、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帮小动物找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掌握5以内的量与量的对应关系,学习按量归类。

  2、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提高点数能力。

  活动准备

  教室里面事先布置好的小动物的家

  小动物图片5张

  毛绒小熊、喜羊羊、小老虎各一个

  小兔房子5个

  大萝卜图片若干

  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看看它是谁呢?(喜洋洋)和他打个招呼吧!

  ——今天呀,森林里要举行一项很重要的活动,那就是盛大小动舞会,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去参加呢?。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

  ——喜羊羊也想去,临走的时候,老村长给了喜羊羊三根小棍,如果碰到灰太狼的话可以用来防身。喜羊羊想找一个好朋友和它一起去,走着走着,碰到了小老虎和小熊,他们也拿着小棍,喜羊羊想和它拿一样多小棍的小动物做好朋友,那么,谁能和喜羊羊成为好朋友呢?引导幼儿数一数喜羊羊拿了几根小棍,小老虎和小熊各拿了几根小棍。

  ——他们走呀走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小动物,都要去参加舞会,我们看看都有谁呀?你看看他们手里都拿着什么呀?

  ——舞会可热闹了,小动物们玩的非常高兴,我们一起和他们跳个舞吧(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欢快的音乐下动起来)

  2、活动过程

  ——音乐停,另一位老师手拿小猫象征小猫跑出(带有哭声),啊,小猫,你怎么了?

  ——小猫迷路了,它哭得很伤心,它的妈妈呀也一定很着急,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幼儿尝试帮助小动物找家。(幼儿讨论找家的方法)

  ——教师小结:原来,哪间房子上的气球和小猫手里拿的气球和一样多,哪里就是它的家呀!

  ——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积极为小动物们找到家,并把它们送回家。

  3、游戏《喂小兔子》

  ——小朋友们把动物宝宝们都送回家了,兔妈妈很感谢我们,邀请小朋友去它家里做客,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啊?

  ——呀,这里有这么多小兔子,看一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小兔子?小兔子的小房子上面有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小白兔有点饿了,你们想不想去喂小兔子?

  ——每只小兔子吃的萝卜都不一样多,有的小兔子吃的多些,有的小兔子吃的少些。(房子外面贴着不同数量的萝卜)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下自由的去喂小兔子。

  4.活动结束

  ——小动物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小兔子也都吃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要不然妈妈会着急的。让我们和小兔子们说再见吧!(小兔子再见!)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在帮小动物找家的时候幼儿不能很好的分辨。应该让幼儿观察完动物后接着想一想他们都住在哪里?然后后再予以引导。直接出示的话,让幼儿看起来比较抽象。这些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所以在下节课上应该做一下调整。

27、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我帮妈妈晒衣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在材料的帮助下初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中号衣服红、黄、蓝:不分色,一人一件2:制作一件爸爸的大衣服,衣服扣子按红、黄、蓝顺序排列。

  3:每人一张作业卡。衣服袜子若干4、订书机(展示作品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每个小朋友衣服穿的干干净净,小脸洗的白白的,可精神了。 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洗衣歌》: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来忙~~~~~

  1、刚才我们唱的什么歌?(洗衣歌)

  2、小朋友的衣服谁洗的?(奶奶,妈妈)

  3、他们辛苦吗?(辛苦)小朋友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衣服,不能爬地上,不能跪地上,弄脏了自己的衣服。

  4、妈妈是怎么洗的?搓,摆,拧干(创编动作一起做),

  5、最后要挂起来晒干。衣服喜欢晒太阳,能把水晒干,还能晒死衣服上的坏细菌,让我们不生病。

  刚才小朋友帮妈妈搓衣服,摆衣服,拧干,今天呀,老师要请小朋友帮妈妈晒衣服。

  二:认识颜色,找规律。

  (1)、师:老师把妈妈洗的衣服带到我们小班了,先来看看妈妈洗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1、出示红、黄、蓝衣服,请幼儿认识。

  2、师:晒衣服前,先得帮衣服按颜色分分类,老师说颜色,你们来放。红衣服放红篮子,黄衣服放黄篮子,蓝衣服放蓝色篮子。(师先示范,后请所有幼儿操作)小结:小朋友的小眼睛看的清,小手放的准,太棒了,给自己鼓鼓掌。

  (2)、找规律师:衣服分好类,该晒太阳了。我们先仔细看看妈妈是怎么晒的。

  出示图片:(蓝天、白云、太阳、草地、挂好的衣服)请幼儿观察,根据颜色特征,发现规律。

  提问:

  1、图片上有什么?

  2、妈妈一共晒了几件衣服?有什么颜色的?

  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妈妈最聪明了,她是按照一件红,一件黄、一件蓝的规律晒衣服的,真好看。给妈妈鼓鼓掌。

  4、凉衣绳上还有两个位置,如果请你来挂的话,该挂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到台前操作。(真是妈妈的好帮手,让老师抱抱你。)

  (3)、巩固规律师:哎呀,还要一件大衣服没有挂,妈妈忘了吗?;.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看看怎么回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哦,原来妈妈给爸爸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洗掉了一些扣子,我们帮妈妈补扣子吧。仔细看看该补什么颜色的扣子?

  请幼儿观察扣子排序的规律,再请各别幼儿将扣子补齐。

  小结:我们检查检查!全都补对了,我们把爸爸大衣服也挂起来吧。

  三、分组排序师:老师星期天的时候也洗了很多的衣服和袜子,还没晒呢,小衣服和小袜子们都想出去晒太阳,你们快来帮帮忙吧。

  出示大作业卡: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作业卡,卡上有一个凉衣绳,请小朋友认真的按照 红、黄、蓝的规律帮老师晒衣服或者晒袜子。。

  1、老师先示范 喜欢晒衣服的做左边,喜欢晒袜子的坐右边。勤劳的孩子们,开始劳动吧2、分发材料,请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挂衣服A、把幼儿作品用订书机挂在绳上展示,先请幼儿自由欣赏评价。

  B、提问:你的作品在哪?你最喜欢拿一副?有没衣服晒错的?怎么改正?

  四、结束师: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帮妈妈晒衣服,你还能帮妈妈干什么?(扫地,~~~~~)会这么多呀!妈妈每天照顾我们很辛苦,我们一定要乖乖的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多干活,干活多了,吃的多就长的高,有力气!我们唱首歌送个我们的妈妈吧!《我的好妈妈》

  真好听,我们和小衣服一起去外面晒晒太阳吧!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对排序比较感兴趣,但是排序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模仿、练习,才能对“找规律,接着排”建立感性认识。本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接触排序,所以我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寻找规律、发现规律,然后模仿着有规律地排序。

  1.语言提炼帮助幼儿理解规律。我示范的规律是比较简单的,幼儿比较容易发现,但他们的回答还是五花八门,我就帮助他们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进行总结:一个红色、一个绿色交替的规律。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正确地排下去,也可以帮助他们在遇到新的排序规律时,能够快速、正确地发现规律。在“给大衣补上扣子”的环节,幼儿寻找规律之后,我再一次总结前面扣子的排序规律。

  2.“边说边排”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小班幼儿在排序时虽能对差异明显的物体产生较深的印象,但常常缺乏贯彻规律的能力,往往前一个排得正确,后一个就出错了。因此,我要求幼儿边说边排,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语言的加入有助于幼儿形成清晰的思路,增强行动的目的性。

  3.分层分组帮助全体幼儿实现发展。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为了能够顾及到每一位幼儿,我在设计活动时,采取了分组分层的策略。如第二次分组动手操作,提供了三组材料,难度逐步加深,让能力不同的孩子选择适当的材料完成任务。

28、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拯救巧虎》含反思

  设计思路:

  《指南》中指出:"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于是我就从孩子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出发,将常见的图形宝宝、巧虎作为教育内容,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本次活动中第一部分通过让幼儿观察捉迷藏的朋友们,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从中锻炼她们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的第二部分,则通过巧虎被抓走的剧情,来激发幼儿帮助巧虎的情感。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利用不断变化的形式,通过一个个小游戏,让幼儿初步感受物体与形状的对应、分类。

  活动目标:

  1. 感知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并了解其特征。

  2. 尝试根据游戏情境按物体的形状特征进行填补分类。

  3. 愿意大胆描述对图形宝宝的认识,并喜欢数学游戏。

  4.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形状分类)

  2.经验准备:对生活中的物品有所了解,并知道他们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图形宝宝。

  1.巧虎邀请我们帮他寻找图形宝宝。(躲猫猫游戏)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瞧,认识它吗?(巧虎)师:让我们做一个有礼貌的宝宝,快和巧虎打个招呼吧!巧虎你好。

  录音:小朋友们好。看见你们的我真高兴。

  录音:我在和图形宝宝们玩捉迷藏呢。可是我找不到她们藏哪了,你们能帮我找找看他们在哪吗?

  2.播放幻灯,出示一个个图形宝宝,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看见的图形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举手回答找到了哪个图形宝宝,并点开。)师:让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有点像太阳,有点像皮球)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长方形:长长的,四条边,四个角。

  <游戏结束时,听见脚步声,画面暗。>

  3.小朋友们,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巧虎被怪兽抓走了)让我们跟着图形宝宝去拯救巧虎吧。

  二、闯关游戏,拯救巧虎。

  1.第一关: 填补空缺图形。(在空白图形上填补相应的图形)

  2.第二关:找钥匙(根据房门找出相应的形状)。

  师:终于到了怪兽的城堡了,你们看,门上有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让我们一起来敲敲圆门、三角门、长方形门。。。。可是门不开。

  播放录音:哈哈,你们敲门是没有用的,只有找到和门上一样图形的钥匙才能打开门哦。

  师:哦,我听懂了,怪兽让我们用钥匙打开门,是随便拿一把钥匙打开吗?

  3.第三关:图形分类(根据形状将物体分类摆放)。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练习。

  三、救出巧虎,一起跳舞。

  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起舞吧!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29、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花儿朵朵》含反思

  一、设计意图:

  春意盎然,百花绽放,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瞧!花园里、路边,美丽的鲜花争奇斗艳,开得特别旺盛。每次散步时,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嚷着:"老师,花儿真美啊!""老师,我喜欢红色的花。"看着孩子们被这些漂亮的花吸引,在那里流连往返,我想何不以此为兴趣点开展活动呢?于是我把花儿渗透到数学活动中,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下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说教材:

  1、本次活动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过程有趣、形象,利用游戏的形式,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

  3、整个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难易适中、动静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自信心上的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按照不同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2、知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定为:能根据颜色、大小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四、说教学准备:

  1、六个花骨朵(红、黄、蓝各2个,反面画上大小标记)、幼儿人手一片花瓣(颜色、大小不一)

  2、幼儿操作内容:

  第一组:白色花朵若干、油画棒(中间印有3-5的点子)

  第二组:标有大小标记的花心若干,彩色花瓣。

  第三组:已画好的中间印有3-5的点子的彩色花朵。

  3、音乐(春天来了、找朋友)

  五、说教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根据这一特点,我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操作演示为主要方法,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启发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1、操作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适当的要求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观察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2、游戏法:"游戏"是低龄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游戏中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兴致勃勃,从而寓教寓乐。

  六、说学法:

  1、通过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大胆放手操作,以此体验操作的快乐。

  2、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去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学习的欲望。

  七、说教学程序:

  首先,活动一开始,幼儿扮演美丽的花瓣,在优美的氛围下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花的绚烂;其次,让幼儿在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的游戏活动中对颜色、大小有进一步的理解,让他们能在愉快的情境下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最后,以邀请其余小朋友来欣赏美丽的鲜花来结束整个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以听音乐唱歌曲《春天来了》导入活动。

  2、幼儿以自身为花瓣,慢慢的开花展开活动。

  基本部分:根据不同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1、按颜色不同进行分类:认识颜色

  2、游戏:找朋友是以找相同颜色的花瓣朋友为主。

  3、贴花朵:提供标有大小标记的花心,让幼儿按大小标记、形状匹配相应的花瓣。

  4、游戏:花儿朵朵开是装饰花朵、粘贴花瓣的小组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度为出发点,更把幼儿对春天的喜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结束部分:

  以邀请其他幼儿来欣赏这些美丽的鲜花来结束整个教学活动。

  八、活动延伸:

  将今天的操作材料置于"数学区"供幼儿复习巩固操作。

  教学反思:

  从活动中看到孩子对教学内容掌握得很好,在操作的环节已经反映出来,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也玩得非常开心,在今后的课程中,还应该更多的以游戏形式来组织才符合孩子的兴趣,但是在活动中,老师说的过多,今后的教学要放开,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自己探索。

30、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图形王国》含反思

  一、说教材:

  《纲要细则》中指出:"教师要利用儿童感兴趣的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小班的幼儿对图形和色彩非常感兴趣。设计这个活动,是以运用身体拼摆图形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对学过的图形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通过欣赏图片、拼图形等来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大胆的思考和积极的创作欲望。

  二、活动目标:

  1、在认识圆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图形组合。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演变圆形和三角形,巩固幼儿对圆形和三角形特征的感知。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三、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圆形、三角形小图形若干,白纸若干;拼图纸、彩笔若干。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演变出圆形和三角形。

  解决方式:幼儿对圆形和三角形特征的感知。

  活动难点:尝试用圆形和三角形进行图形组合。

  解决方式:通过愉悦的故事情节,

  五、活动过程:

  1、"图形王国"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感知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1)出示圆形和三角形,引导幼儿说说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2)教师小结:圆形有一条边、没有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引导幼儿用身体演变图形:

  (1)"图形王国"里的三角形和圆形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藏在老师的身体上的图形宝宝,并说出它是三角形还是圆形。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演变图形,找一找藏在小朋友的身上的三角形和圆形。

  3、欣赏圆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拼图:

  (1)依次出示由圆形和三角形组合拼成的不同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些是圆形,哪些是三角形。并点数圆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

  (2)教师小结:图形王国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由三角形和圆形组成的。"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三角形和圆形可以组成鱼、小鸡、花、房子等等好多东西。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1)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和三角形拼图形。

  (2)第二组,找出画中的圆形和三角形根据提示涂上不同的颜色。

  5、结束:

  让幼儿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拼出来的或者是涂颜色的是什么图形,让他们都加入到图形王国里面去。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31、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动物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3、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

  小结:比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4、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

  小结:比5少的数有4、3、2、1。

  5、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6、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7、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32、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插花》含反思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幼儿园的草地上开满了漂亮的花卉,孩子们开心地叫着:“真漂亮!”“把漂亮的花请到娃娃家吧!娃娃家会更漂亮的!”孩子们满怀希望地建议道。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我设计了今天的活动,将幼儿的兴趣融入到计算活动中,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 根据颜色、点数对应等特征进行插花。

  2. 感受春天的美,体验参与计算活动的乐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干及花瓶(上面标有数字或圆点),小花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春天到了,花儿也开了,可是我们娃娃家里还没有花呢,今天我们就来插花,打扮娃娃家,好不好?

  二.粘花干。

  1.经验的分享。

  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花,花干)

  花干上藏着小秘密,找到了小秘密才能插花的。(幼儿观察花干)

  花干上藏着什么小秘密啊?(数字宝宝,圆点宝宝)

  有数字宝宝的花干,怎么插花啊?那有圆点宝宝的呢?

  2.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间可相互交流)

  3.集体纠错。

  幼儿和教师一起查看插好的花,找出错误的花加以纠正,并说明纠正的理由。

  三.插花瓶。

  1.讨论插花瓶的规则。

  我们把花插到花瓶里吧!咦,这么多花瓶,应该插到哪个花瓶呢?(引导幼儿从颜色、点数两种特征进行插花瓶。)

  2.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集体纠错。

  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插的花,好看不好看。

  四.延伸活动:打扮娃娃家。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33、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什么是正方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三角形。

  2、建立正方形的概念,学习正方形的基本性质。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黑板上画一个一般的三角形,一个正方形。

  活动过程:

  1、复习三角形。

  2、教师边指正方形边引导幼儿数出正方形角的个数和边数,启发幼儿说出:它是一个四边形,它有四个角。

  3、让幼儿进一步观察正方形的特点: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一样长。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正方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4、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它的边一样长;正方形有4个角,它的角一样大,都是直角。

  5、边讲述边在黑板上再画几个边长不同的正方形,使幼儿知道:所有正方形除大小不同外,其它性质都相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小班幼儿的心理。

34、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等量接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

  2、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5以内实物卡片、点子卡片。

  操作方法:

  1、引导幼儿探索接龙的规律,把相同数量的物体接在一起,。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可从前接也可从后接。

  2、幼儿边操作边说谁和谁一样多。

  3、依次类推,直到卡片接完。.

  活动反思:

  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孩子操作方便;同时礼物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情绪高涨,动手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设计时,我还注意到了问题的分配方式,照顾到每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回答到问题,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满足孩子展现自我的需要。

35、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花园王国》含反思

  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春天来了,幼儿园里的花儿也绽放了,美丽的花朵常常引来幼儿前来观赏,他们原本是去赏花的,可却被飞来飞去的小蜜蜂吸引住了,小蜜蜂成了他们探索最多的话题,他们彼此间交流自己的所见,“小蜜蜂飞到那朵红花上了”,“小蜜蜂发出了‘嗡嗡嗡’声”,“小蜜蜂飞走了”……借助幼儿对小蜜蜂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意为幼儿设计了“花园王国”的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能说出总数,知道数量可以用数字表示。

  2、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物体,能快速反应物体的数量。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小蜜蜂卡片、手偶,1朵大红花,4个贴有不同数量、颜色的花朵(红花4朵,黄花3朵,白花2朵,粉色花1朵)。

  2、“小蜜蜂采花蜜”的录音磁带或光盘,录音机1台,蜡笔。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老师播放“小蜜蜂采花蜜”的音乐,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2、老师:小蜜蜂真勤劳,让我们到花园看一看,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花蜜。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出示花园背景图,引导幼儿说出花朵的颜色及数量。

  老师:你们看,这就是小蜜蜂采花蜜的花园,花园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老师:花园里有几朵红色花?(4朵)几朵黄色花?(3朵)几朵白色花?(2朵)几朵粉色花?(1朵)

  2、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有几只小蜜蜂飞来采花蜜。

  老师:花园里的鲜花真好看!会有几只小蜜蜂飞来采花蜜呢?让我们来数一数。

  老师:小蜜蜂,嗡嗡嗡,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老师戴上小蜜蜂的指偶,随引导语飞到花园里,然后把小蜜蜂粘到一朵红花上)老师:小蜜蜂,嗡嗡嗡,又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花园里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蜜?(2只)老师:小蜜蜂,嗡嗡嗡,又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花园里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蜜?(3只)老师:小蜜蜂,嗡嗡嗡,又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花园里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蜜?(4只)

  3、老师引导幼儿将蜜蜂摆放在相同数量的花上。

  老师:花园里飞来了很多小蜜蜂,他们不知道去采哪一朵花,让我们帮助小蜜蜂吧!

  老师:这里有4个纸箱,每个纸箱都贴上了一种颜色的花,红花有4朵,黄花有3朵,白花有2朵,粉色花有1朵,纸箱上有几朵花,就会飞来几只小蜜蜂,让我们来分一分吧!

  备注:请4个幼儿来操作材料,感知数量的一一对应。

  三、巩固新知

  1、老师引导幼儿玩小蜜蜂采蜜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让我们来玩个“小蜜蜂采蜜”的游戏吧!

  老师:地板上画有一个大圆圈,小蜜蜂绕着圆圈飞,当老师念到几只小蜜蜂在采蜜时,就会有几只小蜜蜂快速的飞到圆圈里,没有飞到圆圈的幼儿就会被淘汰,请另1位幼儿或2为幼儿继续玩游戏。

  附儿歌:小蜜蜂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1只蜜蜂在采蜜。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2只蜜蜂在采蜜。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3只蜜蜂在采蜜。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4只蜜蜂在采蜜。

  备注:老师请幼儿扮演小蜜蜂,每次扮演的数量要比小蜜蜂采花蜜的数量要多1。如:1只蜜蜂在采蜜,就要请2名幼儿扮演小蜜蜂。

  四、结束活动——老师引导幼儿模仿小蜜蜂飞出教室,结束教学活动。

  配班老师出示一朵非常大的红花,主班老师说:小蜜蜂,看,那里有朵大红花,让我们飞过去采花蜜吧!;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配班老师朝教室外移动大红花,主班老师引导幼儿朝大红花飞去)活动延伸:

  老师给幼儿创设互动式数学环境,如在幼儿园一角设置“保龄球馆”,幼儿可自由去打保龄球,也可由教师设置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按要求的数量去击打,按颜色去击打,击打后说出总数等等。

  温馨提示:

  1、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出花朵颜色和小蜜蜂的数量时,要求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可告诉幼儿抽象数字的表示方法,如1朵红花用数字“1”表示,但不要求幼儿识字,只是让幼儿对数字进行初步感知。

  2、在点数时,可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进行手口一致点数,如从左到右,按颜色点数等等,促进幼儿散发性思维的发展。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意为幼儿设计了“花园王国”的数学活动。比较适合我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孩子都能接受。

  从选择内容到活动准备再到活动的组织过程,我发现有三个孩子参与不积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我针对这些不足还做了思考与改进。

  1、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能做到积极参与。我在展示图片时不够规范,显得画面有点乱,应将数字与点卡贴在图片边上,不但美观也易于让幼儿理解。在最后的环节可加入小动物的叫声等各种丰富形式,吸引孩子们注意力,让幼儿于游戏的情境中获得知识。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出花朵颜色和小蜜蜂的数量时,要求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可告诉幼儿抽象数字的表示方法,如1只小鸟用数字“1”表示,但不要求幼儿识字,只是让幼儿对数字进行初步感知。

  3、在点数时,可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进行手口一致点数,如从左到右,按颜色点数等等,这样就不会使孩子兴趣降低,促进幼儿散发性思维的发展。

36、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过生日》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区别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外形特征,尝试描述图形的二维特征。

  2.运用角色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角色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把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归类。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在游戏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并愿意描述出来。

  活动准备:

  1.课件。

  2.提供幼儿操作的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大小、颜色不同的图形若干。

  活动设计:

  一、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魔术,看一下老师能变出什么来呢?我们什么时候能吃到蛋糕呢?

  2.今天有一个大蛋糕,看一看谁过生日呢?一只大象过生日,它准备了不同形状的蛋糕跟它的小伙伴们分享,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播放课件,问孩子们喜欢哪个蛋糕,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三、生日请了的小伙伴,喜欢不同形状的蛋糕。

  1.小老虎喜欢三角形的蛋糕。

  2.长颈鹿喜欢吃方形的蛋糕。

  3.还有一个小客人是谁呀?小猪爱吃什么形状的蛋糕?圆形的。

  四、第一次游戏,分蛋糕游戏。认识三种不同的形状。

  1.大象让小朋友们帮助一下,把不同的蛋糕分到小动物的盘子里。

  2.分蛋糕游戏。

  五、第二次游戏,分蛋糕归类游戏。加深认识三种不同的形状。

  1.在众多蛋糕中,分辨不同的形状。

  2.分蛋糕游戏。把所有不通的蛋糕,按照不同的形状归类。

  六、第三次游戏。

  1.大象过生日了,还准备了不通形状的积木。那小朋友们能不能按照这些小动物们喜欢的形状,把相应的积木放到他们的小兜子里。你们愿意不帮助大象?

  2.动手把不同形状的排序。

  3.结束。今天大象过生日,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过生日,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去。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过生日”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尤其是小班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此更是感兴趣。《指南》强调:幼儿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与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开始时,注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兴趣,从幼儿已有的自己过生日经验来谈起,自然过渡到给小兔过生日,手口一致点数小动物、生日礼物。重点是:手指一个物品,嘴里数一个数。难点是:能说出总数。知道数到最后一个数是总数。从一个数到两个,再数到5个,逐渐提高难度。不同的小动物、不同的水果礼物依次出现,吸引了孩子的好奇心,专注力,使孩子能够积极主动进行点数,新颖性与合理性、可行性、操作性紧密结合。难易适度,各环节衔接自然,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整个过程体现了目标性、启发性、主体性、整体与个别相结合等一系列原则,整合了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层次清楚,教具、学具的使用,促进了教学的发展,教师始终以一个参与者、启发者、指导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活动,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发展。

  由于小班孩子刚入幼儿园,他们的能力、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点数过程中,有手口不一致的现象,有个别孩子出现手点得慢,嘴数得快,还有的孩子数到了3,却不知道数量是3,还说是2。依据《指南》精神,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创设不同的方式和环境,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因此,我想在活动室里投放了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练习手口一致点数物品来加深理解。同时还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贯穿于一日生活中。以便深化和扩展幼儿的点数能力。

37、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

  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

  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

  3、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细"

  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4、幼儿带着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

  5、评价

  (1)把错的拿出来:对不对?

  (2)出示对的:对不对?谁跟他一样?问问爸爸妈妈对不对?

  六、情境"分鱼"

  1、引导语:第四样早餐是鱼。盒子上有什么?什么意思啊?

  2、哪个盒子给爸爸?(6条鱼的)宝宝呢?(2条鱼的)妈妈呢?(3条鱼的)爸爸妈妈们同意吗?

  3、揭开盒子:我们来看看。6条什么样的鱼?

  4、现在还是把6条小鱼给爸爸吗?

  5、小结:有的时候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教学反思:

  《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数学活动是让孩子在故事情节中认识三只熊,在对家庭成员的认识中区分大小和比较的大与小,高矮和比较高与矮,由此帮助三只熊分早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幼儿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38、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瓢虫找家》反思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1. 这次活动非常适合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知识运用于活动和游戏中,都能积极的参与。

  2. 有两个孩子积极性不高,一个年龄稍微小半岁,另一个脚受伤。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