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生活

谁是诗仙,哪位诗人(诗仙李白简介)

日期:2023-10-07 09:51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为什么林黛玉教香菱学诗时首先推荐王维?

红楼梦第48章有一个情节。香菱向林黛玉学诗。

林黛玉对香菱道:“你若真想学,我这里有。”七言韵,再念一两百首李清莲的七言绝句。”

林黛玉首先推荐了王维的诗,其次是杜甫和李白

林黛玉先让香菱读王维的诗,然后是杜甫的诗,最后是李白的诗。在璀璨的中国诗歌文化史上,唐诗无疑是最耀眼的。唐代诗人中,有诗人李白、诗人杜甫。说起诗人,我们也习惯按李白、杜甫、白居易的顺序。林黛玉把王维放在第一位,李白放在最后,她的要求也不同。对于王维的诗,林黛玉让香菱仔细研究,但她只让杜甫和李白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向菱的人生经历更适合读王维的诗

这体现了作者曹雪芹对王维诗歌的重视和喜爱。王维最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比如我们熟悉的“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宁静感觉,就能让人有如云的感觉。微风徐徐,其强烈的画面感仿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

《红楼梦》中,香菱是一个从小离家出走、两次被倒卖的穷姑娘。她内心深处是孤独的。读王维的诗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也能让她感到孤独。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冷漠,小说中香菱的性格也恰好是冷漠的。读他的诗,更贴近香菱黛玉的人生经历。

王维诗歌的特点与红楼梦的禅意有相似之处

王维被誉为“诗佛”。 “佛”字体现了王维诗歌的哲理、禅意的特点。同时,《红楼梦》中也蕴藏着深厚的禅意。贾宝玉自始至终就是一个禅修悟道的过程。从开场和尚唱一首《好歌》到贾宝玉最终出家。百年贾府已化为一片白茫茫。地球是那么干净,整个故事都贯穿着“空”的思想。从这一点来说,《红楼梦》和王维的诗歌风格是相似的,所以不仅林黛玉建议先学习王维的诗歌,而且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王维诗歌的痕迹。

《红楼梦》的诗词歌赋里都有王维诗歌的影子

《红楼梦》中有大量诗词歌赋,尤其是省别墅大观园建成后。里面很多描述各种风景的词都是根据王维的诗改编的。下面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王维的诗《山中》

靖西河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疏。

山路上没有下雨,天绿了,人的衣服都湿了。

贾宝玉大观园诗《蘅芷清芬》

寺院鲜花盛开,萝卜添香。

柔软地衬着春草,散发着柔和的香味。

轻烟通曲径,冷翠廊滴水。

这首歌是谁叫《池塘》的?谢家的梦想很长。

其中贾宝玉的诗句“轻烟遮曲径,寒青廊滴落”,意思是藤蔓如烟,雾气笼罩着花园里的曲径,草地上的露珠。寒冷而翠绿,滴湿了亭阁的走廊。冷翠是指翠绿的叶子上的露珠,很有质感,令人回味。王维诗中的“天上翠绿湿人衣”,指的是山中凝重的绿色,似湿了人的衣服。又安静、美丽、优雅、如诗如画。

林黛玉替贾宝玉《杏帘在望》

杏帘邀客饮酒,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别墅。

菱角水鹅水,桑榆燕梁。

一界春韭青,十里稻花香。

当盛世无饥饿、无灰心时,就无需忙于耕织。

王维田园诗代表作《渭川田家》

夕阳照乡村,牛羊归后巷。

野外老人思念牧童,拄着拐杖等待荆棘树。

雉鸡麦苗出,蚕睡桑叶稀疏。

田福和锄地而来,我们相见,互相交谈。

这是悠闲放松的时光,悔恨的叹息正在渐渐消失。

两首诗的语言十分清新自然,境界舒畅知足,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它们在结构和意境上非常相似。

第五十四回,对联诗写雪天时,李纨的诗是“寒山失绿”,王维的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有“寒山变绿”。这些诗无论从文字、意境、神韵上都非常相似。可见曹雪芹对王维诗词的推崇。

王伟的画很像红楼梦里的省别墅

王维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画家。他的画作包括《辋川图》。他的绘画主要内容以一组别墅为中心,别墅群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建筑群古朴凝重,安静祥和。这里有自然美景,有诗意生活,是一种理想的存在。 《红楼梦》中的省府别墅和贾宝玉等人后来居住的大观园也是理想的存在。

红楼梦包括《暖香屋》、《横无园》、《潇湘亭》、《荷花亭》、《紫陵洲》;王维的忘川有“新一屋”、“朱里亭”、“木兰柴”、“朱玉坝”,这些名字是如此的相似。王维《竹里亭》诗写道:“独坐幽竹,弹琴怒吼。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照。” 《红楼梦》中,贾政看到潇湘馆后,就想以后可以在这里读书,这样他的人生就不会虚度了。家住潇湘阁的林黛玉,也给人一种《红楼梦》中“独坐幽竹”的超凡脱俗的形象印象。

李白和杜甫虽然在诗歌方面都有很大成就,但李白的诗豪放奔放,属于浪漫主义,而杜甫的诗悲愤,属于现实主义。只有王维的诗清新淡泊,有一种禅意脱俗的感觉。无论是林黛玉的形象,还是《红楼梦》的整体意义,都与王维十分契合。因此,香菱在学诗时,特别欣赏王维的诗,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