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汽车

驾车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理,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是如何的

日期:2023-09-22 07:26

目录

一、驾车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理

1、驾车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理方法:《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3、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

4、行为一般以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在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的前提下,一般只是交通肇事行为,只需要赔偿被侵权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但是一旦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后,将要承担的是刑事责任,而非侵权责任。

5、醉驾后撞死人后逃逸是个非常严重的行为,因为逃逸将可能导致被害人本应能够得到救治却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导致死亡; 。

6、醉驾致人死亡的行为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如果其又有逃逸行为的话,根据刑法的规定,将在三到七年有期徒刑之间判处刑罚。

7、但如果是逃逸后导致他人死亡的话,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是如何的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是如何的

1、明知导致交通事故主要责任,驾车逃跑或弃车逃跑。

2、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开车离开现场的。

3、有其他违法行为不配合警方做交通 事故责任鉴定,并且逃跑的。

4、拯救伤员送到医院后不报案、留虚假联系方式、不去交警部门自首以及对事故情报恶意隐瞒的。

5、通过上述得知,交通肇事逃逸是以推脱个人法律责任的目的而不积极解决事故问题的行为。

6、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