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旅游

壕股塔

日期:2023-10-01 05:43

壕股塔,古时嘉兴七塔八寺之一,因北临城濠,其水曲如股而得名。相传,苏东坡曾到此饮茶,并与文长老(徐渭)在此晤谈。

壕股塔及其禅寺在宋元时非常兴盛。随着嘉兴南湖名胜区的全面开发建设,对恢复嘉禾名胜的呼声越来越高。2002年,南湖名胜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在南湖勺园旧址易地重建,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壕股塔院已于2004年1月19日对外开放,并与新建的南湖渔村浑然一体。

新建的壕股塔高63.4米,四面七层,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塔身为楼阁式,周有回廊,建筑仍沿袭宋代风格,戗角悬有风铃,微风吹拂,28个风铃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响。塔刹为纯铜鎏金,耗用3千克纯金。

壕股塔是市区目前惟一可攀登的宝塔,塔中179级木梯盘旋而上,游客可以登塔俯看南湖全貌。同时为方便游客,塔身中间还设有小型电梯直通顶层,登塔极目远眺,东面的南湖烟雨楼精巧玲珑;南面的行政中心雄伟壮观;西面的南湖大桥长虹卧波;北面的市城高楼林立,整个嘉兴全貌尽收眼底。

与壕股塔配套建设的塔院建造在一座高达2米的台基之上,院前有大型石制照壁,左右植有高大的银杏。

进入壕股塔院门,东侧为八角形钟楼,硕大的铜钟上铸有“壕股禅寺”四个大字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除夕之夜,这里首次敲响了象征幸福安康的108响钟声。西侧与之对应的鼓楼内有大鼓一尊,两侧还有回廊相通。钟鼓楼之间为塔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殿规模并不大,但殿内观音雕像十分精巧。

衡阳保卫战系列报导之一:来雁塔阵地战壕被发现!

前些日子掌上雁城推送罗威先生的一篇题为 为什么衡阳会是中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 的文章,引起较大反响,许多市民朋友纷纷留言。其中这样一条评论引起了罗威先生(文后统一用“我”称呼)的高度关注!

我立即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得出结论可以确定这个地方衡阳保卫战绝对经历过战斗,因为进攻城北的日军是从七里井打到来雁塔,最后一直打到草桥边,所以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制高点,当时绝对是有阵地的!

因为我走访过很多阵地了,几乎没有任何痕迹留下,当时这位网友表示城北来雁塔附近的阀门厂还有残留的战壕这一事情令我十分兴奋,由于我不在衡阳工作,我立即将此事告知了与我一样关注衡阳保卫战的好友,网名“涤生”。

我向他说,如果该网友所说属实,这将会是衡阳保卫战市区周边残留的最后一段战壕,一定要给后人留下一张照片!

“涤生”在收到消息后没几天,就带领了几位志愿者前去寻找,但是我当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衡阳城南方向的工事遗址破坏的十分彻底且,我习惯性的认为开发时间更早的城北方向也不会有东西留下了。

没想到今天下午,“涤生”居然发来了一连串图片,清清楚楚的可以看见一条半人高的战壕!“涤生”还向当地居民询问,一位居住此地数十年的黄姓居民向他表示这就是衡阳打日本时候的战壕!

“涤生”与志愿者们寻找这条战壕的经历并不顺利!他们不辞辛苦,并且忍着被蚊虫叮咬之痛一路爬山。特别恐怖的是,志愿者们第一次上山的时候因走错路,他在勘察地形时下陡坡还摔了一跤,幸好只是擦破点皮。后来他们又误闯进一座当地的坟山,满山遍野都是墓碑令人毛骨悚然。

他们再去找当地居民询问战壕具体的方位,最后在好心人黄师傅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战壕遗址。

我随后翻阅资料,发现衡阳保卫战时期,雁栖湖还不是个独立的湖泊,而是蒸水河拐出来的一个河湾,而望城坳和阀门厂这个高地,正巧卡在城北湘江河与蒸水河的中间,是日军先遣到达的“志摩支队”的必经之地(该支队长官志摩源吉于1944年8月被衡阳守军击毙)。

两个高地互相支援,行成交叉火力,最后因为日军的增援源源不断最终被迫放弃,转入城内作战。

资料显示:“1944年6月28日(农历五月初八)“守军第3师第9团第3营据守蒸水北岸来雁塔至望城坳一线。6月28日拂晓即为优势敌人围攻。在炮火支援下,守军背水而战;利用两据点相互侧防,士气较高,奋勇杀敌,给予日军重大伤亡。下午2时,日军大量增援,望城坳阵地被突破,第9连连长许健及两个排长牺牲,第3营营长孙虎斌指挥第7连连长周炳生率兵两排逆袭,敌势顿挫。下午3时,在与日军奋战中周炳生连长咽喉被子弹贯穿。(今日之望城坳已经成为衡阳市烈士陵园)

周炳生被子弹击中喉部后退回城内,在痛苦中煎熬着拖延了几日还是不治身亡...庆幸的是周炳生烈士还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可供悼念。

可是我们无法知道还有些什么人在这里战斗,在这里牺牲...

我们也不知道这一段衡阳保卫战城区唯一保存下来了的战壕还能保存多久...

但庆幸的是我们为它留下了一张照片,也在此感谢那位提供这个信息的网友“小村炊烟”。

在此再次向大家呼吁关注衡阳保卫战,并为我们提供更多线索!

这是一场发生在我们房前屋后的战争,我们不该遗忘,更没有资格遗忘!

此文章写于2017年10月8日,我同“涤生”还将借助一些工具,并协同专家人士,志愿者,以及烈士后代,对衡阳保卫战进行更多的深入的探索,会有系列文章进行报导,尽请关注!

你可能还想看这两篇文章:(链接可点)

来源:罗威

关中古塔——宝林寺塔(敬德塔,紫阁塔)

最近春暖花开,给大家推荐一个春游踏青的好去处-----紫阁峪,内有一座传说中曾经安放过玄奘顶骨舍利的宝塔,骑车子就可以去了。

先向西到达郭杜镇后,顺着210国道一直向南,穿过了滦镇到达丰峪口后向西,沿着老环山路慢慢骑,经过祥峪、高冠峪进入户县后,接下来的就是紫阁峪(路边有指示牌)。

在紫阁峪口东侧有一座大圆寺,寺内建筑貌似新建不久,不过东侧的几座僧人的舍利塔和殿前的几座石碑还是有年代的。沿着山路前行不久要过一道关卡,每人5元方可经过,说是卫生费。山路一直沿着小溪,随时可以下去玩玩水,就是季节不对,山里还是见不到太多的绿色,加上来这里的人不是很大,走在山间有些阴冷。

绕过几个弯,就可以看到不远处山头上的古塔了,人也在这里聚集起来了,热闹多了。感觉这个塔和山组成的画面有些像延安的宝塔山,就是方向相反,还有就是前面少了一座桥。溪边是宝林寺的遗址,有几座石头垒砌的台基,时间貌似也不是很久的样子,发现有一口大铁钟,仔细一瞧还是2010年铸造的。

从这里顺着小土路就登山了,宝塔所在的山不高,转来转去的10分钟也就上去了。宝塔东北南三面是崖,仅可从西面的土路前往,塔的西侧是一个平台,乃观光佳处,向北可以看到来时的路,向南远处有一座高峰特别壮观,不会就是著名的圭峰山吧?!

塔有七层,顶部残毁,第一层较为高,仅西侧开有一个假券门,根本无法进入,其他基层大小逐渐缩小,每次都有精美的砖雕,内容都是方木结构的建筑,如斗拱、栏杆和檐,年代应为宋代。在周围青山的环绕下,宝塔显得特别宏伟,山也显得妩媚了。

离开这里如果大家还意犹未尽,可以向北去草堂寺转转,最好在山口再吃一碗秦镇凉皮——

崇圣塔三塔攻略 崇圣塔三塔攻略大全

1. 崇圣塔三塔攻略大全

大理三圣寺位于大理市西北山应乐峰下,地处古圣旧址,故又名崇圣三婚。三塔中,居中的干暦最大,暦作方形,设十六层,建于南诏丰祐时期(836年),历时四十载才竣工。南北两塔高四十米,年代亦稍晚于大,是五代时期八角形砖塔,均为十层,塔顶各有三只铜户。

2. 崇圣寺三塔游览路线图

崇圣寺建于南诏时期,具体建造情况说法不一,《蒙段诸异僧》记载:“原崇圣寺初建于诏初,为诏王阁罗风与吐蕃国师赞错证盟处,为吐蕃使臣驻地。”大理国内史《大理国僧分五类》载:“蒙氏崇道敬佛,而于城西建八大寺、四道观。其中最壮观为崇圣寺,国师居寺中”。到了南诏劝丰祐时,重用海寿大法师,法师献策:“以南诏为佛国,重修崇圣寺为护国大崇圣寺” 。

另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当时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当时,大理地区对观音崇拜极为胜行。大理国二十二代皇帝中,曾有九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公元1056年,缅甸国王曾两次来崇圣寺迎佛牙,大理皇帝段思廉在寺中以玉佛相赠 。

扩展资料

关于大理国皇帝逊位为僧,有十人之说,也有九人之说。至于出家原因,一则与南诏大理国实行的政教合一统治有关,二则有四因:

第一、在争权中失败,被废为僧。(如段思良)

第二、政权不稳而为之。(如段正严)

第三、高氏专权人心向背,被迫下台。(如段寿辉、段正明)

第四、惯例所致,新国王即位后,原国王退位让贤,出家为僧,以安定人心。

九位大理国出家为僧的国王分别为:段思英:大理第二世国王;段素隆:大理第八世国王;段素贞:大理第九世国王;段思廉:大理第十一世国王;段寿辉:大理第十三世国王;段正明:大理第十四世国王;段正淳:大理第十五世国王,也是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之父;段正严:大理第十六世国王,也是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段正兴:大理第十七世国王 。

3. 神圣塔攻略

答:寒冰塔 天赋有四种,分别是攻击速度增加30% 40% 50% 60%。弹跳塔 天赋有四种,随机附加一种伤害,附普通、魔法、穿剌、混乱。有机率40%附加属性伤害,造成1600基础攻击效果。

4. 崇圣塔三塔攻略大全视频

大理崇圣三塔旅游景区:07:00-18:30(开放时间) 18:30关闭正大门,但出口大门一般在天黑之前关门。游客要把握时间。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是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 ·崇圣寺以寺中三塔闻名于世,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 ·三座古塔堪称大理地标,也是是苍山洱海的胜景之一。

5. 崇圣寺三塔攻略

不宜在塔的正下方拍照,塔的正下方有被压制住的感觉,在风水学中,塔是用来镇妖的,在塔下拍照容易影响自己的运势。该寺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三塔的建塔艺术登峰造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

6. 圣崇寺三塔游玩攻略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崇圣寺,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恢复重建后,整体布局为主次三轴线,分8台、9进、11层次。在主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蛮王礼佛图、十六国王众朝大事石雕照壁、大鹏金翅鸟、山门、天王殿、望海楼等,中轴线两旁和次轴线上错落有致的建有:方丈堂、客堂、罗汉堂、祖师殿等展示了历代经典建筑的精华。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大气磅礴。

7. 崇圣寺三塔游览图

大塔也就是中间那座叫千寻塔!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先建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南北两座小塔高度相同,都是 42.19米,各有10级,是一对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八层以上为实心,八层以下为空心。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