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历史

嬴政为什么这么讨厌陆春秋

日期:2023-10-07 14:59

自从杀死嫪毐后,秦王嬴政对丞相和吕不韦变得警惕起来。虽然丞相和吕不韦为秦国的强盛统一大业日夜奋战,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他的权力和声誉已经扩大到让秦王嬴政有些不安的地步。他认为,如果他想稳定自己的政权,就必须将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秦王嬴政开始认真阅读和研究吕不韦及其弟子编撰的《吕氏春秋》,分析吕不韦的治世理论和思想。

《吕氏春秋》是一本类似百科全书的作品,共八章,六论,十二章,总共二十万多字。书中收录并修订了春秋时期各家各派的理论。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哲学、政治、社会道德、伦理等问题,以及大量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吕不韦本人认为,它包括了天下万物、古今之事,故称《吕氏春秋》。

为了精益求精,扩大《书》的影响,吕不韦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推广《书》的办法。他把整本书整整齐齐地抄在竹简上,挂在咸阳城门口,声称谁能改一个字,就奖励他一千金币。消息很快传开,人们纷至沓来,其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宾客,但没人能改变书中的话。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吕氏春秋》这本书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也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吕不韦的力量感到敬畏,没有人愿意出面。

尽管秦王嬴政明白丞相和吕不韦一直对他大力支持和帮助,但他也看到吕不韦的政治观点已经开始与自己产生明显的分歧。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以来,秦国一直推崇法家思想,主张依法治国。因此,秦国一直保持着法治的传统。但吕不韦的治国思想和《吕氏春秋》所宣扬的是儒家的仁思想和孟子的“贵民贵君”的观点。在地方政权的建立方面,本书主张在实行县制的同时,广泛采用分封制。一开始,嫪毐利用大片封地培养自己的党员和权力。秦王嬴政对此深恶痛绝,他不能再允许封建制度的存在。

为了治理人民,《吕氏春秋》提出“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也主张“无为而治”。

《吕氏春秋》还提出了“任用人才”、“选宰相”、“知人”、“纳谏”等限制君主权力的具体措施,明确反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因此,秦王嬴政对《吕氏春秋》有强烈的厌恶。

更何况,吕不韦对嫪毐事件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秦王嬴政不忍心处决吕不韦。毕竟,吕不韦在立子楚为太子的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王嬴政的今天。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经过深思熟虑,下令解除吕不韦的官职,将他送回洛阳安老。

秦王嬴政虽将吕不韦送出咸阳,但仍不放心,派人打探其动向。结果据说,吕不韦回到洛阳后,各国派来的使节络绎不绝。有的甚至请他打听秦国的情况,有的国家甚至付给他重金聘请他为丞相。秦王嬴政得知消息后,非常愤怒。同时他又担心吕不韦将来如果真的去了其他国家,会造成后患。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嬴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说:“你对秦国有什么贡献,让我如此看重你,重用你,赐给你一大片封地。你什么?” “你和秦国有什么关系?你要我叫你仲父!你心里应该清楚这一点,你应该离开洛阳,去蜀国。”

吕不韦看到秦王的信后,心里五味杂陈。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对秦国的义务,效忠于秦王。他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出格的事情。但现在秦王嬴政却发力,想要杀了他!

吕不韦明白自己面前只有死亡,于是他伤心地喝下了毒酒,倒下了。

吕不韦去世后,数千名宾客将吕不韦安葬在洛阳北邙山。葬礼现场很多人参加,场面十分盛大。秦王嬴政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愤怒,下令对参加葬礼的人分别进行处罚:凡是从其他国家来到秦国的,一律驱逐出境;如果是秦人,就会被流放或迁走。

秦王嬴政除掉吕不韦的同时,也抛弃了吕不韦的治国思想。今后,他将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