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历史

史诗《伊利亚特》介绍

日期:2023-10-05 23:02

《伊利亚特》(IΛяAΣ,伊利亚斯,伊利亚特,又译为《伊利昂记》《伊利亚特》。)据说是盲人诗人荷马(公元前800年-公元前600年)写的一首史诗。

《伊利亚特》全诗共15693行,分24卷。主要内容是希腊远征特洛伊的故事。通过对特洛伊战争的描写,歌颂了英勇作战、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立功的英雄们。

《伊利亚特》是一部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简单的介绍

《伊利亚特》主要写战争,重点讲述特洛伊战争第十年51天内发生的故事。史诗的开头指出“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战争虽然持续了九年多,但双方仍处于胶着状态。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与将军阿喀琉斯因一名女俘发生争执。阿喀琉斯非常愤怒,退出了战场。他的退出导致希腊连败,形势危急。

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穿上阿喀琉斯的铠甲赶赴战场拯救希腊军队,却被特洛伊统帅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再次愤怒,回到战场为他的朋友报仇,最终杀死了赫克托耳。

赫克托耳的父亲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来到阿喀琉斯面前,请求他归还儿子的尸体。阿喀琉斯很感动,将尸体还给了老国王。 《伊利亚特》以赫克托隆重的葬礼结束。

创作背景

《伊利亚特》到底是一个人之手还是多人之手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现代学者都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在众多希腊语游吟诗人中确实有一位杰出的诗人,名叫荷马。

在古希腊,来自亚洲的希腊人,当时东地中海最强大的民族,围攻了特洛伊城。传说中这座城市落入亚洲人手中的日期是公元前 1184 年。

但大约一百年后,一群来自北欧的入侵者(俗称榴莲人)使整个地中海世界陷入混乱,迫使本已非常富有的亚洲人作为难民或移民逃离。带着他们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诗歌,一路向东穿越爱琴海。

亚洲人在爱奥尼亚建立了新的部落,并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直至原本稳定的城市沦为混合产物。旧的习惯逐渐被新的文明所吞噬,社会形势变得相对稳定,但辉煌却大不如前。

原本是贵族联盟,以大统帅为立主,现在却变成了所有贵族一律平等的贵族制。简而言之,原来的君主制让位于新的贵族制。

统治阶级只回顾辉煌的过去,而不追求光明的未来。这些在爱奥尼亚享受新生活的亚洲移民贵族仍然坚持他们的民歌和诗歌,但这些诗歌的主题不得不改变。

因为观众不再对毫无生气的新诗或乏味的现代作品感兴趣。他们想听听他们古代英雄的伟大事迹,他们想听听他们勇敢的祖先主宰自己命运时的光辉历史。

在这一历史背景的要求下,一首描写英雄时代的短诗产生了。有两个特别的主题:一是特洛伊之围,这是他们的祖先创造的无上荣耀,对于记得这段辉煌历史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二是​​特洛伊之战。二是大流亡海外,这是所向披靡的杜里斯人给他们祖先的惨痛经历。于是《伊利亚特》诞生了。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