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彩壳资讯 > 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日期:2024-05-30 23:56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最显著的标志是教育权利的扩大,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下的国家培养,逐渐转向多元化的社会办学。随之而来的是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观念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截止到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

4.5%。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1. 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在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之间、发达地区高校与欠发达地区高校之间、城市与农村高校之间的师资力量、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经费投入等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上一轮的“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建设以及教育部的学科评估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格局。这种不均衡性直接导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不足与配置不均,同时也为权力和金钱的介入提供了机会,从而又加剧了这种不均衡性。

2. 招生规模快速扩张

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大规模的扩招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普及高等教育以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各高校的软硬件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这就使得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受到影响。一些学校由于人数的扩张,不得不增加老师的课时、减少实验和实习的时间,使得很多专业课程和实验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同时由于学校人数的扩张,使得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面临巨大的压力。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人数的扩张,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差。

3. 办学体制出现多样化与功利化倾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不断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各种社会办学力量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独立学院、网络学院、民办大学等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这些办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在办学体制多样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和利益驱动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一些高校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切实际的开设各种专业,甚至缩短学制、减少必要课程和环节以迎合市场需求;一些学生和家长也受功利思想影响严重,以就业为导向来选择专业和学习内容,忽视了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潜力的全面挖掘。

4. 教育质量下降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许多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并没有得到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高校大规模扩招后,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增加专业和课程,甚至缩短学制、减少必要的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这导致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足、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问题。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老师的教学任务加重,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导致师生交流少、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另外一些学校为了节约成本而采用低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或大量的聘用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和责任心,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前途,也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声誉和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是要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其次是要控制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第三是规范办学体制和机制,避免功利化和短视行为的出现;最后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力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提高整体水平。

关灯